[实用新型]船用调距桨桨毂体静平衡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2819.8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平;刘齐军;郭雄斌;史晓戈;吴勇;陈鸿亮;罗林毅;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调距桨桨毂体静 平衡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调距桨桨毂体静平衡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调距桨桨毂体外形为近似腰鼓形圆台,鼓形面有多个(一般 为4~5处)均布安装沉孔,对应正多边形内腔,桨毂体大端面敞口, 小端面半封闭,一般安装在船的尾部,有多个桨叶与其相连,是桨叶 与桨轴连接的关键部件。桨毂体的工作状态为高速旋转运动,为降低 旋转时的不平衡力矩,须对桨毂体进行静平衡测量,控制不平衡力矩 达到设计要求。桨毂体静平衡偏差要求高,检测结果较依赖检测设备、 工装的精度及灵敏度。目前的桨毂体静平衡检测方式为桨毂体穿轴在 滚筒式静平衡架上进行,该方式有较多难点:
1、工装准备难度大,需针对每种桨毂体制作配套的滚筒式静平 衡架、平衡轴、大端连接板及大小端锥套等辅助工装。
2、工装精度、灵敏度较差,整套工装包含零件较多,累积间隙 误差、偏心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
3、工序效率低,工装安装后,桨毂体上下端面被封闭,静平衡 检测不合格时,修磨工具不易加工到内腔部位,需将工装拆卸后才能 进行修磨,再重新安装工装检测静平衡,多次反复操作才能达到要求。
4、重复测量偏差大,因工装累积偏心误差等因素,桨毂体再次 安装检测静平衡时,测量偏差变化较大,导致产品生产工序反复操 作且验收困难。
5、桨毂体为精加工产品,多次拆卸安装易导致产品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日益提高的桨毂体静平衡要求,需寻找新型的测 量方式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测量效率快、 测量结果准确的船用调距桨桨毂体静平衡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船用调距桨桨毂体静平衡测量装 置,由可调节托轮、测量架和测量平台组成;
所述可调节托轮由两组转动丝杠、滚轮、两个溜板及座体组成; 滚轮镶嵌固定在溜板上,溜板用螺栓固定在座体上,转动丝杠贯穿座 体与溜板;
所述测量架下部有半球形凹槽结构的自动定位机构,在测量架上 部沿中线对称加工两列螺栓孔,两组可调节托轮用螺栓固定在测量架 上;
测量平台上固定有接触传感器、液压升降机构,接触传感器及液 压升降机构顶部配有与自动定位机构配合的球头。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桨毂体静平衡测量中遇到的困难,能快速 方便地实现了桨毂体静平衡,测量效率快、测量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桨毂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可调节托轮结构主视图,
图3是可调节托轮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可调节托轮、测量架和测量平台组成。
可调节托轮由两组转动丝杠3、滚轮4、两个溜板5及座体6组 成;滚轮镶嵌固定在溜板上,溜板用螺栓固定在座体上,转动丝杠贯 穿座体与溜板(见图2、3)。可调节托轮可调节范围100~1000mm, 总高度450mm。
测量架下部有七个半球形凹槽结构的自动定位机构2,在测量架 上部沿中线对称加工两列16个、间距100mmM20螺栓孔10,两组可 调节托轮用四根M20螺栓固定在测量架7上,并同测量架7点焊防松。
测量平台11上固定有三个接触传感器9、四个液压升降机构8, 传感器9与液压升降机构8顶部配有与自动定位机构2配合的球头。
参照图1、4、5,用本实用新型测量时,启动测量设备,通过液 压升降机构8,将测量架7落下,传感器与液压升降机构顶部球头接 触自动定位机构。测量采用三点式测重心法测量被测物体重心,并通 过公式转换直观显示被测物体相对于某部位的力矩数值。
将桨毂体1水平吊起,水平放置于可调节托轮的滚轮5上,桨毂 体两端处柱面接触滚轮,通过转动丝杠3调整滚轮可找正对中,实现 桨毂体的快速定位。
再次落下测量架7,自动定位机构的半球形凹槽与接触传感器接 触,测量出桨毂体1在标记位置的重量、重心坐标及力矩偏差。转动 桨毂体,分别在标记部位采集测量数据,计算并对比桨毂体力矩偏差 差值;对力矩偏差较大部位,直接在测量仪上修磨桨毂体内腔,直至 产品力矩偏差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2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定性检漏仪
- 下一篇:一种单管测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