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表面擦伤的铜卷检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595.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驰;任世刚;周跃进;张德贵;褚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10 | 分类号: | B65H16/10;B65H18/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擦伤 检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防表面擦伤的铜卷检验台。
背景技术
铜卷检验台用于铜带表面检测和测量,对存在异常现象的铜带进行剪切,检测过程完成后将铜带吊运至指定位置,完成整个在线检测过程。
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黄铜产品重量逐步增加,蜗轮箱频繁故障,检验台铜卷检验较为困难,原检验台的被动盘为固定结构,直接采用钢板焊接在台板上,主动盘收卷时,被动盘静止,铜带下端在被动盘上表面摩擦,导致铜带下端出现毛刺及翻边,产品质量问题难以保证。鉴于此种情况,需重新制作铜卷检验台并对其原有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利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3351909,申请日:2012年07月1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铜带松卷的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带松卷的装置,属于铜加工领域。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用于铜带松卷的装置,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和铜带,铜带一端缠绕在放卷机构的放卷筒上,铜带另一端缠绕在收卷机构的收卷筒上,放卷筒和收卷筒之间设有给铜带张力的张力辊,通过松卷后二次卷取降低铜带内部张力。该申请案中的铜带松卷装置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松卷过程中铜带的速度和张力值均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设有纠偏机构控制收卷机滑动座滑动调整铜带,无需人工调整,上下料均通过轨道和液压升降完成,适于松卷大吨位的铜带,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铜带在松卷过程中由于摩擦而导致铜带表面质量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摩擦导致铜带下端毛刺及翻边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防表面擦伤的铜卷检验台,通过将固定结构的被动盘改为可转动结构的被动盘,消除了原有铜卷检验台中铜带转动,而被动盘不转动所产生的较大滑动摩擦,实现了铜卷和被动盘之间的相对静止,大大减小了铜卷和被动盘之间的摩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铜带下端擦伤、划伤问题,同时有效控制铜带下端的毛刺、翻边等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表面擦伤的铜卷检验台,包括收卷机、开卷机、检测系统和机架,所述的检测系统位于开卷机和收卷机之间,其中,所述的收卷机、开卷机和检测系统均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的机架通过槽钢框架和台板组焊成型;
所述的收卷机包括三爪收卷器、主动盘和花键轴套,其中,所述花键轴套的上端与三爪收卷器相连,该三爪收卷器用于收卷铜带,所述的主动盘为圆盘结构,上述的花键轴套穿过主动盘的圆心位置且与主动盘固连;
所述的开卷机包括放卷套筒、被动盘、花键轴套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的被动盘为圆盘结构,该被动盘的圆心位置焊接有花键轴套,该花键轴套的下端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所述的放卷套筒通过花键连接在被动盘上的花键轴套上方,所述的铜带通过该放卷套筒进行放卷。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收卷机还包括调速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的调速电机通过皮带驱动减速机,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主动盘上的花键轴套的下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主动盘和被动盘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主动盘和被动盘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固定轴板,所述的固定轴板为圆盘结构,固定轴板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第一轴槽,该第一轴槽内设置有安装在第一轴承上的第一支撑轴,所述的第一支撑轴的上端面与主动盘的下端面相贴合;固定轴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台板上;主动盘上的花键轴套和被动盘上的花键轴套分别对应的穿过固定轴板的圆心位置。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减速机为蜗轮蜗杆减速机。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调速电机和减速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槽钢框架上。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表面擦伤的铜卷检验台,被动盘由固定结构改为可转动结构,消除了原有铜卷检验台中铜带转动,而被动盘不转动所产生的较大滑动摩擦,实现了铜卷和被动盘之间的相对静止,大大减小了铜卷和被动盘之间的摩擦,有效解决铜带下端擦伤、划伤问题,同时有效控制铜带下端的毛刺、翻边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