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850.2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1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梁耀国;梁国衡;何海华;吴忻生;张沛广;江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加工 机器人 系统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具体是指主要由机器人、夹具单元、检测单元、输送单元、加工单元和控制单元等组成一种多工序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
背景技术
国外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以日、美、德、法、韩等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的机器人产业日趋成熟和完善,所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标准设备在全球等到广泛应用。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机械加工等很多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高,性能稳定,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随着工业4.0浪潮在我国的蓬勃兴起,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中国“智造”转变。在这一转型期里,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逐渐成为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常态。机器人被视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该产业被纳入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在纲要提出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中,突出强调要加快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
机器人产业链中形成的自动化产品,大致分为零配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系统集成四类。受需求和技术的双向拉动,工业机器人和系统集成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仍以进口国外品牌为主,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核心技术问题,国内机器人迟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在未来国产机器人想要占据大部分市场的话,掌握核心技术、突破技术门槛是唯一途径。
经委托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就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进行国内查新,查新结论为:委托单位开展的“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课题,未见技术特点相同的文献报道。
基于上述背景,无人加工车间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构建,实现稳定高效的加工生产模式,有助于加快机器人集成应用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存在的应用片面性,系统不完善,价格高,结构复杂、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工序协作、设计合理,功能完善,连贯性好、系统稳定性高、质量一致性好、性能可靠的一种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
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加工机器人系统集成,包括工件传输带(0)、沿着工件传输带(0)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了机器人并行加工机组(1)、机器人环形加工机组(2)、机器人打磨机组(3)、两组机器人抛光机组(4)、机器人工件组装机组(5)、机器人工件焊接机组(6)、机器人工件测试机组(7)、机器人工件分选机组(8)、机器人工件喷涂机组(9)、机器人工件搬运机组(10)。另外设置有隔离防护网(11)包围各机组,系统设置有中央控制柜(13)与各机组控制柜(12)相连接。控制柜之间通过以太网互联并由一台上位机(13A)控制,上位机(13A)内安装有MES工业信息控制系统(13B)。
所述机器人并行加工机组(1)包括直线滑轨(14)设置于直线滑轨上侧有机器人(15),机器人(15)前端安装有夹具(16);直线滑轨(14)前侧设置有上料单元(17)和下料单元(18),两侧分别设置有三台数控加工中心(19),数控加工中心(19)内安装有在线检测单元(20),数控加工中心(19)工作台上设置有数控五轴旋转工作台(21)和气清洗系统(22),直线滑轨(14)前侧设置有CCD摄像系统(23),数控加工中心(19)中间设置有中转平台(24)。
所述机器人环形加工机组(2)包括机器人(25),以机器人(25)为中央位置环形分布着四台数控加工设备(26),加工设备内设置有数控五轴旋转工作台(21)和气清洗系统(22),机器人(25)前侧设置有上料机组(27)和下料组件(28),还设置有接触传感式位置检测单元(29),机器人(25)后侧设置有中转机构(30)。
所述机器人打磨机组(3)包括打磨设备单元(31)、机器人(32)、中转单元(33)、接触传感式位置检测单元(34)、气清洗系统(35)。
所述机器人抛光机组(4)包括抛光设备单元(36)、机器人(37)、中转单元(38)、接触传感式位置检测单元(39)、气清洗系统(40)。
所述机器人工件组装机组(5)包括左侧机器人(41)、右侧机器人(42)、组装夹具单元(43)、接触传感式位置检测单元(44)、气清洗系统(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保温纸杯
- 下一篇:一种由纱网与棉絮卷合而成的枕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