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6489.8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炳菊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绿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绿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红绿灯。
背景技术
太阳能(solar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目前红绿灯都采用城市电网供电,为城市用电带来压力,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电力供应开始存在着严重短缺的局面,节能是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能够良好的的利用太阳能这种安全、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如下;
一种新型红绿灯,包括主杆、副杆、支杆、太阳能电池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灯盒,所述副杆位于主杆上,所述副杆与主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位于副杆上,所述支杆与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支杆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支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位于主杆上,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主杆电性连接,所述主杆上设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与主杆电性连接,所述灯盒位于副杆上,所述灯盒与副杆固定连接,所述灯盒设有一个以上,所述灯盒设有红灯、绿灯和黄灯,所述红灯、绿灯和黄灯灯设有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红灯、绿灯和黄灯耗电小、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
作为优选,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
作为优选,所述主杆、副杆和支杆抗蚀性强,耐老化。
作为优选,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电能直接分配到用电负载上。
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机械强度高,使太阳能电池组件能经受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冲击、震动等产生的应力,能够经受住冰雹的单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逆变器把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供红绿灯使用,多余或者不足的电力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通过联结大电网来调节,从而减轻城市用电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绿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一种新型红绿灯,包括主杆1、副杆2、支杆3、太阳能电池板5、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和灯盒6,所述副杆2位于主杆1上,所述副杆2与主杆1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位于副杆2上,所述支杆3与副杆2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位于支杆3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与支杆3可拆卸连接,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位于主杆1上,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与主杆1电性连接,所述主杆1上设有逆变器7,所述逆变器7与主杆1电性连接,所述灯盒6位于副杆上2,所述灯盒6与副杆2固定连接,所述灯盒6设有一个以上,所述灯盒6设有红灯(未图示)、绿灯(未图示)和黄灯(未图示),所述红灯、绿灯和黄灯灯设有一个以上。
所述红灯、绿灯和黄灯可以长时间工作。
所述逆变器7具备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压保护。
所述主杆1、副杆2和支杆3硬度高,经久耐用。
所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存在多余或者不足的电力会通过联结大电网来调节。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机6械强度高,能够在恶劣的天气中工作。
在使用时,将该红绿灯安装到所需要的交通枢纽中,再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与当地电网联结,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收集太阳能并转换成电能供红绿灯使用,太阳能电池板5转换的电能多余或者不足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会通过联结的大电网进行调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炳菊,未经崔炳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6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路况导航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远程抄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