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0600.2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1/44;F16F1/46;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21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精度传动的发展,对电机的动力输出有着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然而电机由于转子不能绝对动平衡的原因,往往会造成设备震动,而这种震动有时对设备的工作能起到好的作用,但多数情况对设备的精度会造成坏的影响,因此需要有一款减震器能够消除电机的震动,而又有电机组具有多个电机,而每个电机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传统的减震装置多采用单一的弹簧减震或吸震材料减震,这两种减震方式都不具备可调性,不能适应多电机的电机组的减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组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组减震装置,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通过调节装置连接,并且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加装缓冲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螺栓和下螺栓,所述上螺栓穿过上底板表面预留的通孔,所述下螺栓穿过下底板表面预留的通孔,所述上螺栓和下螺栓通过螺纹套连接,所述螺纹套内部开设螺纹且上半部分螺纹与下半部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杆、张紧弹簧和压缩弹簧,所述阻尼杆活动端与上底板连接,并且阻尼杆固定端与下底板连接,所述阻尼杆外侧套装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底板和下底板连接,所述张紧弹簧外侧套装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底板和下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数量为二个,所述缓冲装置数量为六个且围绕调节装置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上螺栓与上底板之间和下螺栓与下底板之间分别加装球形垫片,且所述上螺栓和下螺栓为球形螺栓。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外侧设有滚花,且螺纹套外侧中间位置开有平凹槽。
优选的,所述阻尼杆的固定端部分外侧套装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和张紧弹簧旋向相反且张紧弹簧的系数小于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实用设备采用两个调节装置,分别调节减震装置各部位的减震幅度,调节设备的固有频率,防止设备与电机组发生共振现象,且调节装置内部加装球形螺栓和球形垫片配合,防止设备各部位振幅不均造成的调节装置产生内部扭矩,从而增加设备的实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减震效果,同时设备采用外围加装多个缓冲装置,保证减震效果,而且缓冲装置内部采用阻尼杆和减震弹簧配合实用,保证减震效果,而且减震弹簧采用张紧弹簧和压缩弹簧结合,正常状态时,张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这样保证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保证设备在减震工作时不会因压缩弹簧施力方向突变造成的设备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缓冲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上底板、2缓冲装置、201阻尼杆、202压缩弹簧、203张紧弹簧、204散热片、3下底板、4调节装置、401下螺栓、402螺纹套、403上螺纹、404球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0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