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海拖体外壳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310.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3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放;李东和;钟勇;吴绍华;彭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体外 增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探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深海拖体外壳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海洋资源勘探调查采用的深海拖体是由深海摄像、电磁扫描等精密设备的一个集成体,深 海拖体外壳类似海洋生物仿生外形,复杂的流线体更适合流体力学要求的特性,所以深海拖 体外壳采用了易于造型加工的高性能玻璃钢复合材料,由于对设备总装重量的限制,壳体复 合材料的厚度有严格要求。面对复杂海况和海底洋流的作用保证拖体外壳的整体强度是个大 难题,现有常规的技术措施是采用局部实体复合材料补强或者采用金属骨架增强,局部实体 复合材料补强对整体强度增加效果不明显,还会增加重量,金属骨架增强其耐腐性和与外壳 复合材料的相融性都不理想,作业过程中造成外壳撕裂和装备毁坏事故常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腐蚀、与外壳复合材料的相融性高的深海 拖体外壳增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深海拖体外壳增强结构,包括一体成 型的玻璃钢加强体,所述加强体包括左侧部、右侧部和连接部,所述左侧部的顶部和右侧部 的顶部通过连接部连为一体,且所述左侧部、右侧部和连接部围成敞口的内腔;左侧部的底 部和右侧部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底部均设置有一组柔性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体的外表面包覆设置有一层玻璃钢蒙皮,所述玻璃钢蒙皮的边缘延 伸出加强体的边缘。
进一步地,设置有贯穿玻璃钢蒙皮和连接部的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呈拱形。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体的厚度为1.5~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体整体采用玻璃钢材料,与深海拖体外壳的材料一致, 使加强体与深海拖体外壳能够有机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确保连接牢固,起到更好的加强作 用。同时,玻璃钢的密度较小,有利于减轻深海拖体的总重量,耐海水腐蚀性能好,能够提 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强结构的安装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0—左侧部;20—右侧部;30—连接部;40—安装板;50—柔性缺口;60— 玻璃钢蒙皮;70—通气孔;100—深海拖体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深海拖体外壳增强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玻璃钢加强 体,所述加强体包括左侧部10、右侧部20和连接部30,所述左侧部10的顶部和右侧部20 的顶部通过连接部30连为一体,且所述左侧部10、右侧部20和连接部30围成敞口的内腔; 左侧部10的底部和右侧部20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40,所述左侧部10和右侧部20的底部 均设置有一组柔性开口50。
加强体为薄壁的壳体,其一体成型,并由左侧部10、右侧部20和连接部30围成敞口的 内腔,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柔性缺口50使加强体具有一定的柔性,加强体由刚性体转 变为柔性体,提高变形能力,使加强体的形状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化,与深海拖体外壳100 的形状相适应,方便通过安装板40安装在深海拖体外壳100上。深海拖体外壳100由玻璃钢 即纤维强化塑料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加强体和安装板40也采用玻璃钢制造,使加强体与深海 拖体外壳100能够有机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确保连接牢固,起到更好的加强作用。同时, 玻璃钢的密度较小,有利于减轻深海拖体的总重量,耐海水腐蚀性能好,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增加加强体与深海拖体外壳100的连接面积,增强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二者的整体 强度,所述加强体的外表面包覆设置有一层玻璃钢蒙皮60,所述玻璃钢蒙皮60的边缘延伸 出加强体的边缘。当增设玻璃钢蒙皮60时,可以先将安装板40粘接在深海拖体外壳100上, 再将玻璃钢蒙皮60的周边与深海拖体外壳100有机复合为一体。利用粘接和复合连接双重固 定,进一步地保证加强体的稳固安装,增强深海拖体外壳100的抗变形能力。
在深潜过程中,为了排出玻璃钢蒙皮60与深海拖体外壳100围成的腔体中的气体,设置 有贯穿玻璃钢蒙皮60和连接部30的通气孔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苹果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可变组合式空气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