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卸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761.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卸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卸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装卸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装卸机械有的需要借助其它设备装载,如自卸工程车,有的不适合较远距离运输,如叉车,对于建筑工地、砖厂等场所的货物进行中远距离运输时不够实用,不能够满足快速装卸货物和中远距离运输的要求。
国家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自装自卸车的双向夹料装置”专利号“2015108088142”,压杆在夹紧货物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造成夹持不紧,影响货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装卸车厢,解决了压杆在夹紧货物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造成夹持不紧影响货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装卸车厢,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车帮一,所述车厢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车帮二和车帮三,所述车厢的顶面前部左右方向的中间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后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前端竖直固定安装有压架,所述压架包括连接杆和田字形结构的架体。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两侧与所述车帮二和车帮三间的间隙为架体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架体为矩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装卸车厢,通过设置压架,增大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解决了压杆在夹紧货物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造成夹持不紧影响货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车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卸车厢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车厢2.车帮一3.车帮二
4.车帮三5.安装槽6.液压缸
7.导向杆8.压架81.连接杆
82.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装卸车厢,包括车厢1,所述车厢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车帮一2,所述车厢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车帮二3和车帮三4,所述车厢1的顶面前部左右方向的中间开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后部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活塞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前端竖直固定安装有压架8,所述压架8包括连接杆81和田字形结构的架体82,所述架体82的两侧与所述车帮二3和车帮三4间的间隙为架体82宽度的一半,所述架体82为矩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装卸车厢,通过设置压架8,增大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解决了压杆在夹紧货物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造成夹持不紧影响货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卸车厢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