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8806.5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晟;朱金中;陆田心;王峰;何力;佘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林弘毅;聂汉钦 |
地址: | 214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式微 全息 安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 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成像技术主要有光学成像、红外成像、微波成像等。光学成像、红 外成像穿透性差,主要是对物体的表面特征成像。微波成像就不一样了,它具 有穿透性,可以穿透人体穿戴的衣物。微波成像也有很多方式,包括SAR、ISAR 等,目前机载SAR的成像距离可达150km左右,分辨率可达0.15m左右,但是 实时性较差,不能对正前方成像。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体制的雷达成像技术,称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多波束发射多波束接收的特点, 与多子阵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相似处;但这种体制的雷达有其独到之处, 它同时采用多信号发射、多信号接收,多信号之间可以是时域、空域或极化域 分离的,具有处理维数更高、收发孔径利用更充分、分辨率高、可以成像、实 时性强的优点。
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进行MIMO雷达的理论研究,雷达的研究还主要集中 在信号设计、检测、参数估计、波束形成、DOA估计上等理论方面。实际的雷 达系统目前国内还没有报道。
为此,亟待出现一种既能够针对目前国内安防的迫切需要,主要进行近距 离(1m~25m)成像技术研究,重点对身上带有炸药、枪支、雷管、刀具等危险 品的“暴恐分子”进行识别。可运用于地铁、机场进站口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地 方或重要部位进行安防检查的新型雷达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统,包括发射天线组件、频综组件、接收前 端、选通控制板、处理组件、校准系统、电源组件和伺服系统;发射天线组件 连接频综组件;频综组件连接发射天线组件、接收前端、处理组件和电源控制 总线;接收前端连接频综组件和选通控制板;选通控制板连接接收前端和处理 组件;处理组件连接选通控制板、频综组件、伺服系统和电源控制总线;校准 系统连接电源控制总线;电源组件连接发电机和伺服系统;伺服系统连接电源 组件、处理组件和电源控制总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引入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与传统安检设备相比能达到如下的效 果和优势:
1、远程值守特点。国内首次采用微波雷达系统感知人体、枪支、刀剑、 炸药、液态危险品等目标,与传统安检设备相比,被检人员无需停滞,安检效 率大为提高;检测隐蔽性高;具备远程值守特性。
2、流动安全巡检特点。安检仪设计可车载,所以整体结构采用天线阵面 可折叠形式,考虑实际应用场合,安检仪可实现俯仰轴和方位轴的转动。与传 统安检设备相比布控方式更为灵活,可有效预警暴恐事件。
3、大大降低了雷达成本。与国外同类型雷达相比,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 仪系统采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大大降低了发射功率,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微波全息安检仪系统主要由发射天线组 件、频综组件、接收前端、选通控制板、处理组件、校准系统、电源组件和伺 服系统组成。
a)发射天线组件
采用抛物面喇叭,通过方圆波导转换。发射天线放置在接收天线四周各一 个以及接收天线阵中间一个。位置可根据设计进行局部调整。实现对场地周边 有效覆盖。
接收天线阵为由32个喇叭天线组成的一维天线阵,在整机系统中,其沿 方位向排列。整机共需32个接收天线阵。接收天线选用角锥喇叭天线。
b)频综组件
将发射基带信号通过上变频链路和倍频链路,调制为K波的线性调频连续 波信号;产生AD采样时钟和DDS采样时钟;产生32路发射参考信号;通过开 关切换,实现五路发射信号分时辐射。
c)接收前端
将高载频回波信号与发射参考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差频信号;通过1/32开 关分时接收回波信号;通过32路功分单元实现32路发射参考信号。
d)选通控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8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制品管理标签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拟干扰器的射频收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