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冷机台车轮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2082.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杨泽;光立新;鲍龙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台 车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冷机台车轮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厂的环冷机是烧结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当运行时间较长时,环冷机的台车车轮位置容易发生偏移,脱离传动环冷小车轴;而失去车轮的台车易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直接进入环冷曲轨,造成台车的卡阻,引起整个环冷系统停止运行。因此,及时检测环冷机台车车轮脱落迹象,安排检修,对于环冷机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环冷机台车车轮故障的检测方式之一是查看车轮与车轴轴向缝隙的间距,当缝隙间距变大时,即安排更换车轮。由于直接测量车轮与车轴的缝隙距离有困难,因而转变为测量两个台车车轮间的距离,根据两车轮距离的变化来判断台车车轮的状态。目前,常见的环冷机台车车距的检测装置主要有基于简易的撞块检测及运用PLC控制系统的多位移检测装置,但是这两类装置对现有阶段烧结厂并不完全适用:简易的撞块检测装置其检测方式粗糙,检测结果不准确,严重降低了台车的使用寿命;基于PLC控制系统的多位移检测装置虽然检测的准确度高,但是价格非常高,在烧结厂中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准确度高、可行性好的环冷机台车轮距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冷机台车轮距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活动上架、销轴和与计算机相连的信号源;所述活动上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设置有向下的挡板,连接板的后端向下伸出有吊板;所述底座的后端安设有耳板,耳板通过销轴与吊板相连,连接板可绕销轴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销轴上套有弹簧卡,弹簧卡两端的卡脚分别与底座和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受弹簧卡的弹力作用向上倾斜;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正对信号源;当连接板受力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连接板前端的挡板与隔板的位置相对,信号源发射的信号经通孔传至挡板后又反馈至信号源。
按上述方案,所述销轴上套有隔套,所述弹簧夹有两个,分别套设在隔套的两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销轴的两端设置有垫圈和开口销。
按上述方案,所述底座的后端还设置有限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通过计算机统计相邻台车车轮经过连接板时连接板前端的挡板接收信号并将其反馈至信号源的规律,判断每两台车车轮的间距,进而得出是否有台车车轮发生故障,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可行性好;2、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隔板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未受力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受力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连接板;2、活动上架;3、挡板;4、隔板;4.1、通孔;5、底座;6、耳板;7、弹簧卡;8、销轴;9、吊板;10、隔套;11、车轮;12、垫圈;13、开口销;1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安设在台车车轮轨道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环冷机台车车轮距检测装置,包括底座5、活动上架2、销轴8和与计算机相连的信号源(附图未示出);活动上架2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的前端设置有向下的挡板3,连接板1的后端向下伸出有两个吊板9;底座5的后端安设有两个耳板6,耳板6通过销轴8与吊板9相连,连接板1可绕销轴8转动至水平状态;销轴8的两端设置有垫圈12和开口销13,防止销轴8脱落;销轴8上套隔套10,隔套1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簧卡7,弹簧卡7两端的卡脚分别与底座5和连接板1相连,连接板1受弹簧卡7的弹力作用向上倾斜;底座5后端设置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限制了连接板1向底座5后端翻转;底座5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隔板4,隔板4上开设有通孔4.1,通孔4.1正对信号源,如图3所示;当连接板1受力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连接板1前端的挡板3与隔板4的位置相对,信号源发射的信号可经通孔4.1传至挡板3后又反馈至信号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2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封性固化炉
- 下一篇:一种煤矸石循环流化床焙烧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