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348.9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根;包亦望;万德田;邱岩;艾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役中中空玻璃密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一种在线检测中空玻璃密封性能的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舒适与自然,环保与节能逐渐成为新世纪国际建筑 的原则,建筑节能成为世界性潮流。作为建筑节能最大潜力的门窗和 幕墙,玻璃的节能成为关键环节之一。中空玻璃因其结构简单,制造 成本低及节能和隔声效果明显,而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幕墙门窗上。周 边密封单元是保障中空玻璃结构与功能可靠性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中空玻璃服役年限的增加,中空玻璃的密封单元因各种 因素作用,易造成开胶漏气现象,一旦密封胶开胶漏气,中空玻璃将 变成与普通玻璃毫无两样,失去了其节能优势。特别是,密封良好的 中空玻璃中间空气间隔层还起到传递外载荷作用,密封胶开胶漏气 后,因中间空气间隔层无法传递外载作用,此时,外部载荷全部由直 接承担载荷的那片玻璃承担,从而造成中空玻璃的玻璃原片和密封单 元的二道密封胶应力成倍增大,急剧地增大了中空玻璃外片整体破裂 和坠落的风险。我国门窗幕墙中空玻璃总体数量巨大,如果密封单元 开胶失效的中空玻璃继续使用,不仅使节能建筑失去节能功效,还存 在潜在脱落危险等问题,百害无一益。
基于上述原因,在中空玻璃长时间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使用专 用工具对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以确定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 是否满足要求。其中,该专用工具包括用于对中空玻璃施加集中载荷 的杠杆加载装置,该杠杆加载装置利用杠杆加载原理对中空玻璃面板 施加集中载荷,具有施力准确、稳定的优点,但是该杠杆加载装置在 使用时也存在结构繁琐、安装过程复杂、整个过程耗费时间长、加载 力值不能实时显现、适用场合相对有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 显现加载力值的加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载装置,包括集中载荷力值施加 装置和加载力值控制和数显装置;
所述集中载荷力值施加装置包括力加载件和力传感器;所述加载 装置通过所述力加载件对待检测部件施加集中载荷;所述力传感器与 所述力加载件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力加载件所施加的集 中载荷信息;
所述加载力值控制和数显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处 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 收所述集中载荷信息,并根据所述集中载荷信息,输出相应的显示信 号;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 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显示信号,并根据所述显示信号,显示相应的载荷 力值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 一步实现。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集中载荷力值施加装置还包括手柄;
所述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的与所述手 柄相背的一端与所述力加载件连接。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力加载件为加载球头。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力传感 器的与所述手柄相背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加载球头连接;
所述第一螺栓的中心轴线、所述力传感器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 螺栓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加载球头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手柄为柱形杆,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柱形杆的中部连接,且 所述第一螺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柱形杆的中心轴线垂直。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加载球头的直径为5~10cm;
和/或,所述加载球头为实心球头或空心球头。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加载力值控制和数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 孔;
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单 元的显示区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显露。
前述的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加载力值控制和数显装置还包括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与 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漏气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砝码加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