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793.1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仲苏拉;张国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F26B17/04;F26B2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微波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茶叶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红茶的干燥工序中,一般都是采用简单的加热室对其加温,然普通的加热会影响红茶的品质,而且只能单独静止的对红茶进行加热干燥,然在加热过程中,红茶内温度、湿气很难得到保证,使得加工工序复杂,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使得红茶在运输过程中即可完成干燥工序,同时确保干燥工序中红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范围,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包括运送红茶的输送带,密封的箱体套在输送带上,其中在箱体内设置隔板使得箱体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输送带位于下空腔内,在隔板中部均匀设置通气小孔,位于箱体正上方设置吸气管,该通气小孔与吸气管形成吸气系统,在通气小孔两侧对称设置微波发射器,各微波发射器形成微波发射系统,水管横穿上空腔且位于上空腔内的水管上设置喷雾分管,该喷雾分管的喷头穿过隔板与下空腔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使得红茶在运输过程中即可完成干燥工序,同时通过设置,水雾喷射系统、吸气系统和微波发射系统,实现对红茶的加热、抽气工序,从而保证红茶在一定湿度范围内实现烘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雾喷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运送有红茶的输送带穿过密封的箱体,在位于输送带正上方的箱体上分别设置水雾喷射系统、吸气系统和微波发射系统,实现对红茶的加热、抽气工序,从而保证红茶在一定湿度范围内实现烘干。
其中在箱体内设置隔板使得箱体形成上空腔和下空腔,输送带位于下空腔内,在隔板中部均匀设置通气小孔,位于箱体正上方设置吸气管,使得通气小孔与吸气管形成吸气系统,在通气小孔两侧对称设置微波发射器,各微波发射器形成微波发射系统,水管横穿上空腔且位于上空腔内的水管上设置喷雾分管,该喷雾分管的喷头穿过隔板与下空腔连通。
根据上述方法所形成的一种红茶微波干燥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运送红茶的输送带1,密封的箱体2套在输送带1上,其中在箱体2内设置隔板3使得箱体2形成上空腔4和下空腔5,输送带1位于下空腔5内,在隔板2中部均匀设置通气小孔6,位于箱体2正上方设置吸气管7,该通气小孔6与吸气管7形成吸气系统,在通气小孔6两侧对称设置微波发射器8,各微波发射器8形成微波发射系统,水管9横穿上空腔4且位于上空腔4内的水管9上设置喷雾分管10,该喷雾分管10的喷头11穿过隔板3与下空腔5连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茶逐级吹风式空中晾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现茶叶循环烘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