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传感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818.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黄锦阳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感器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芯片。
背景技术
微机电系统(MEMS)气体传感器是基于MEMS技术和半导体气体敏感原理制作的传感器件。用于检测各种气体,如氢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酒精或挥发性有机物质(VOC)等。可大批量生产,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居、环境检测和消费电子领域。
目前,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一般通过在加热薄膜上制作气敏电阻,薄膜不同的加热温度决定了气体传感器能检测的气体类别。加热薄膜和气敏电阻通过支撑梁固定在支撑基座上,该支撑基座为中间镂空结构,支撑梁上分布有金属导线层,用于将加热薄膜供电和气敏电阻与外界的电连接。
封装过程中,将气体传感器通过平板形的基座焊接到印刷线路板(PCB)上,由于PCB板和基座热性能不同,使基座与PCB板发生热失配,导致应力应变的产生。气体传感器中的薄膜结构相对脆弱,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后续封装过程中封装应力的影响,造成薄膜破裂,性能损失等不利结果,因此,对后续封装等工艺过程提出较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MEMS气体传感器芯片结构,能有效预防封装工艺中对薄膜的有害影响,降低对封装工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热失配对加热元件造成损坏的气体传感器芯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传感器芯片。该传感器芯片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为板形,所述基座设有支撑元件,所述基座还设有供电焊盘和测量焊盘;
至少一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供电焊盘通过导线连接;以及
至少一气敏元件,所述气敏元件设于所述加热元件上且与所述测量焊盘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为2个以上且与所述基座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基座为矩形,所述支撑元件为4个且设于所述基座的四个角上。
优选地,所述基座为矩形,所述支撑元件为4个且设于所述基座的四条边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为多个,且所述多个支撑元件所组成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或者梯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为柱体、椎体或者锥台。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薄膜。
优选地,所述基座、所述支撑元件和所述加热元件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基座为矩形,所述基座的中间镂空,所述基座的边向中间镂空部分延伸形成支撑梁,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镂空部分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支撑梁为四条,所述支撑梁由所述基座的四条边向所述中间镂空部分延伸而形成,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测量焊盘的导线的正、负极分别布置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两条边的支撑梁上;所述供电焊盘的导线的正、负极分别布置在另外两个支撑梁上。
封装过程中,通过支撑元件将气体传感器芯片安装到印刷线路板(PCB)上。当由于热失配导致变形时,由于支撑元件的存在,形变可以通过支撑元件的倾斜、拉伸或者扭转等进行缓冲或者抵消,从而使得基座结构保持基本稳固,不会造成加热元件形变甚至破裂,防止了封装过程对加热元件造成的机械变形和应力,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并能降低对封装工艺和选材的要求。提高了气体传感器芯片使用寿命和使用稳定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体传感器芯片的结构图;
图2: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图1的后视图;
图4:支撑元件设在正方形基座四条边中心的气体传感器芯片结构图;
图5:支撑元件设在正方形基座四条边中心及四角的气体传感器芯片结构图;
图6:支撑元件设在正方形基座三个点处的气体传感器芯片结构图;
图7:支撑元件设在为圆形基座的气体传感器芯片结构图。
其中,1:基座;3:气敏元件;31:测量焊盘;5:支撑梁;6:支撑元件;7:加热薄膜;71:供电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植物有机小分子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比热容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