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船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072.3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3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伟;唐先兵;占旭峰;胡建军;王海平;张文堃;赵林茂;李舟;张玮;曾琼;洪春华;郑小从;陈刚;唐文龙;陶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五洲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10 | 分类号: | B60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船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玻璃钢船托架。
背景技术
轮船是生产过程中,在下水前都是在岸上加工生产的,这样在轮船需要移动时,就会通过钢船托架来运输轮船,其托架一般包括船托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下端的驱动轮,在将轮船放置的若干个钢船托架上后,就能够启动驱动轮,来实现运输轮船的功能,但是船托本体一般都为若干钢材焊接而成,焊接后就直接使用,但是这样由钢材直接焊接而成的船托本体,在使用时,往往会因为钢材硬度较高,从而会划伤船体表面,影响轮船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安装牢固的玻璃钢船托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船托架,包括船托本体,所述船托本体上下端设若干驱动轮,所述船托本体上端设有拥有与船体相抵触的十字支撑座,所述十字支撑座朝向船体的端面上设有抵触橡胶。
优选的,所述的十字支撑座包括横向支撑杆和分别设置在横向支撑杆两侧的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沿横向支撑杆轴线设有两端相互贯通的横向安装槽,所述纵向支撑杆上设有沿纵向支撑杆轴线设有纵向安装槽,所述抵触橡胶分别设置在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抵触橡胶朝向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外的侧壁上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安装槽在横着支撑杆的侧壁上凸设有安装杆,所述设置在纵向安装槽内的抵触橡胶上设有与安装杆相对应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船托本体上的十字支撑座上覆盖设置抵触橡胶,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并且将硬度较高的十字支撑座朝向船体的端面包裹覆盖,能够有效的避免船体与十字支撑座直接相互接触,避免船托本体划伤船体外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船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船托本体;2、驱动轮;3、十字支撑座;31、横向支撑杆;311、横向安装槽;32、纵向支撑杆;321、纵向安装槽;4、抵触橡胶;41、安装孔;42、拉环;5、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玻璃钢船托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玻璃钢船托架,包括船托本体1,所述船托本体1上下端设若干驱动轮2,所述船托本体1上端设有拥有与船体相抵触的十字支撑座3,所述十字支撑座3朝向船体的端面上设有抵触橡胶4。通过在船托本体1上的十字支撑座3上覆盖设置抵触橡胶4,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并且将硬度较高的十字支撑座3朝向船体的端面包裹覆盖,能够有效的避免船体与十字支撑座3直接相互接触,避免船托本体1划伤船体外表面。
所述的十字支撑座3包括横向支撑杆31和分别设置在横向支撑杆31两侧的纵向支撑杆32,所述横向支撑杆31沿横向支撑杆31轴线设有两端相互贯通的横向安装槽311,所述纵向支撑杆32上设有沿纵向支撑杆32轴线设有纵向安装槽321,所述抵触橡胶4分别设置在横向安装槽311和纵向安装槽321内。所述的抵触橡胶4朝向横向安装槽311和纵向安装槽321外的侧壁上设有拉环42。通过设置在其横向支撑杆31和纵向支撑杆32上的横向安装槽311和纵向安装槽321的作用就能够实现快速的安装抵触橡胶4和将抵触橡胶4从十字支撑座3上抽离拆卸,这样就能够可以将磨损的抵触橡胶4快速的拆卸下来,从新将新的抵触橡胶4安装到十字支撑座3上,大大增加本钢船托架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纵向安装槽321在横着支撑杆的侧壁上凸设有安装杆5,所述设置在纵向安装槽321内的抵触橡胶4上设有与安装杆5相对应的安装孔41。通过安装杆5和安装孔41的作用能够大大增加设置在纵向安装槽321内抵触橡胶4的的牢固性,使得安装在纵向支撑杆32上的抵触橡胶4安装的更加牢固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五洲船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五洲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渣土车顶盖尾部的防扬尘装置
- 下一篇:空气动力电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