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微创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5000.2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将明;叶晓健;陈琳;谢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脊柱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微创定 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以及患者的不断需 求,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脊柱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 颈椎、胸椎及腰椎等手术,主要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及组织破坏少等优势。 但微创技术在术前需要精确定位,根据既往的体表标志定位以及金属标记 定位等方法既需要反复多次的透视,又不够精确,同时容易增加手术创伤 及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射线照射量,带来人身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201420279632.1”、授权公告号为“CN203861357U”、名 称为“一种医用脊柱体表定位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脊柱体 表定位器,是由框架组成,在框架内设有金属线组成的定位网格,在框架 上对应组成定位网格的金属线位置镂空有定位数字。该定位器在用于俯卧 位的患者时能够准确定位,但是对于行极外侧椎间植骨融合术(X/DLIF或 OLIF)等术采用侧卧位的患者进行使用时,不能根据侧卧位的特异性改变 定位器的形状,定位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用于 不同体位下进行微创手术脊柱测量、提高手术效率及减少对医护人员、患 者的辐射的可调节的脊柱微创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脊柱微创定位装 置,包括两根横向主杆、两根纵向主杆、纵向中位杆及横向中位杆;
所述横向主杆及纵向主杆的中点及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横向主 杆及纵向主杆端部的连接孔通过紧固件进行两两连接使该装置形成“口” 字型的主体框架;
所述纵向中位杆及横向中位杆的中点及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纵 向中位杆及横向中位杆中点处的连接孔通过紧固件进行拧紧固定,所述纵 向中位杆两端的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分别连接在两根横向主杆中点处的连接 孔上、横向中位杆两端的连接孔通过紧固件分别连接在两根纵向主杆中点 处的连接孔上;
所述两根横向主杆之间还连接纵向副杆,两根纵向主杆之间还连接横 向副杆。通过对紧固件进行调松拧紧,可对主体框架的平行四边形的具体 角度进行切换改变,以适用于不同手术体位的患者。
更进一步,所述的横向主杆及纵向主杆上分别套接滑块,所述纵向副 杆和横向副杆通过连接在所述滑块上与主体框架形成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副杆包括第一纵向副杆和第二纵向副杆,其中 第一纵向副杆设在所述纵向中位杆的左侧,第二纵向副杆设在所述纵向中 位杆的右侧,该纵向中位杆的直径≥第一纵向副杆的直径≥第二纵向副杆 的直径;
所述横向副杆包括第一横向副杆和第二横向副杆,其中第一横向副杆 设在所述横向中位杆的上侧,第二横向副杆设在所述横向中位杆的下侧, 该横向中位杆的直径≥第一横向副杆的直径≥第二横向副杆的直径。将所 述的第一纵向副杆和第二纵向副杆杆设置成不同的直径,同时将第一横向 副杆和第二横向副杆也设置成不同的直径,经X线透视后,可根据纵向副 杆及横向副杆不同的直径尺寸判断出脊柱位于该脊柱微创定位装置的位 置,可根据纵向中位杆及横向中位杆判断出脊柱在该脊柱微创定位装置下 所处的象限。
更进一步,所述的主体框架上还连接定位杆,该定位杆设在所述横向 中位杆的下侧;
所述横向中位杆的直径≥定位杆的直径≥第二横向副杆的直径。
更进一步,所述的横向主杆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12cm;
所述纵向主杆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20cm;
所述纵向中位杆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20cm;
所述横向中位杆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12cm。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纵向副杆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20cm;
所述第二纵向副杆的直径为1mm,长度为20cm;
所述第一横向副杆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12cm;
所述第二横向副杆的直径为1mm,长度为12cm。
更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杆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果简单,定位准确,并缩短手术时间, 能够精确用于不同体位下进行微创手术脊柱测量、提高手术效率及减少对 医护人员、患者的辐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5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级式投递方法
- 下一篇:基于CMIS协议面向内容管理的工作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