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517.7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克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构件 ct 重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CT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CT扫描方式的特点是:射线源发出射线的主射线束与被测物 体的旋转轴垂直,探测器平面与旋转轴平行。投影数据的获取过程是:射线源 和探测器绕被测物体旋转一周,在不同的旋转角度下得到物体的二维投影,而 后采用一定的算法重建物体的三维图像。这种常规的CT检测方式在检测扁平构 件(如扁平铸件,板材,印刷电路板等)时就无能为力了,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给定的常规CT扫描系统中,由于扁平构件在某个方向的尺寸较大, 无法在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有限的空间内旋转,从而无法使被测物360°旋转, 无法取到全角度的图像。
2、在给定的射线源能量下,旋转扁平构件采集投影时,在尺寸较小的厚 度方向上,X射线容易穿透,而在尺寸较大的方向上不容易穿透,甚至穿不透, 造成该方向附近投影数据截至;如果采用高能X射线,使X射线穿透扁平构件 尺寸较大的方向,就会在尺寸较小的方向透射线过大,会使探测器饱和,同样 得不到正确的投影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旨在解决常规的 CT检测方式不适用于检测扁平构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设置有探测器、 光管,其特征在于,该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包括:探测器、光管、360°旋转 载物平台运动装置、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X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Z向探测 直线运动装置、Z向光直线运动装置;
所述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X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Z向探测直线运动 装置设置在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的上方;
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上架设X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X向探测直线运动 装置上架架设Z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探测器固定在Z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上; 所述360°旋转载物平台运动装置位于整体结构的中间,所述Z向光直线运动装 置位于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下方,光管固定在Z向光直线运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探测器包括:碳纤维面板、闪烁体、耦合光学纤维面板、像增强器 和CCD相机;碳纤维面板、闪烁体、耦合光学纤维面板、像增强器顺序叠加, CCD相机与所述像增强器正对设置。
所述的光管包括:管壳和安装在管壳内的LED灯条,控制元件,灯头;灯 头固定连接在管壳上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而且灯头与管壳之间的连接还需 要通过一个活动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射线源与探测器不动,射线倾 斜入射穿透物体到达探测器,被测物绕旋转轴旋转时采集物体的二维投影,解 决了常规的CT检测方式不适用于检测扁平构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管、360°旋转载物平台运动装置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CT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探测器;1-1、碳纤维面板;1-2、闪烁体;1-3、耦合光学纤维 面板;1-4、像增强器;1-5、CCD相机;2、光管;2-1、管壳;2-2、灯头;2-3、 铰链;3、360°旋转载物平台运动装置;4、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5、X向探 测直线运动装置;6、Z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7、Z向光直线运动装置;8、被 测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设置有探测器1、 光管2,其特征在于,该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包括:探测器1、光管2、360° 旋转载物平台运动装置3、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4、X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5、 Z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6、Z向光直线运动装置7;
所述Y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4、X向探测直线运动装置5、Z向探测直线运 动装置6设置在扁平构件的CT重建设备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克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克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变形试验治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纤微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