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井口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153.1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华;尹玉洁;徐彪;张利国;杨化坚;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华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口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中的油井里,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对油井内的原油进行取样 化验,而目前的油井盖等保护装置,取样还依靠油尺等设备,操作不便, 且很难抽到离地表很深的油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通过 在井口筒顶部设置抽气泵,在井口筒侧面设置出油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井井口取 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井口取样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圆筒形的井 口筒,井口筒的圆柱面外部设有圆板形的基座盘,基座盘与井口筒相互垂 直,基座盘上均匀设有至少四个螺栓孔,井口筒位于基盘座上方的侧面设 有圆管形的出油口,且出油口设有阀门,井口筒内部位于出油口上方设有 过滤网,井口筒顶部开有圆管形的抽气口,抽气口内安装有电动抽气泵。
优选的,所述井口筒、基座盘、出油口、抽气口均由碳素结构钢制造, 且表面均刷有一层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井口筒与出油口和抽气口为整体式结构,井口筒与基座 盘通过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由不锈钢冲孔网制造。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的直径不小于10cm,且出油口与井口筒垂直。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的井口筒的圆 柱面外部设有圆板形的基座盘,基座盘上均匀设有至少四个螺栓孔,井口 筒位于基盘座上方的侧面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设有阀门,井口筒内部位 于出油口上方设有过滤网,井口筒顶部开有抽气口,抽气口内安装有电动 抽气泵。安装时将基座盘以下的井口筒部分预埋在油井井口处,再通过地 脚螺栓将基座盘固定在地面,开动电动抽气泵抽去油井内的空气,通过气 压将井内原油压出出油口,并通过过滤网的过滤作用,防止原油杂质将抽 气口阻塞,该油井井口取样装置可抽取较深油井内的原油样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井口筒、2-基座盘、3-出油口、4-抽气口、5-电动抽 气泵、6-阀门、7-过滤网、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的优选实 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油井井口取样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圆筒形的井口筒1,井口筒1的圆柱 面外部设有圆板形的基座盘2,基座盘2与井口筒1相互垂直,基座盘2 上均匀设有至少四个螺栓孔8,每个螺栓孔8均配有一个地脚螺栓,可固 定在油井井口周边的地面上,井口筒1位于基盘座2上方的侧面设有圆管 形的出油口3,且出油口3设有阀门6,井口筒1内部位于出油口3上方 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可过滤掉原油杂质,并防止过多原油涌上,阻塞 了抽气口4,井口筒1顶部开有圆管形的抽气口4,抽气口4内安装有电 动抽气泵5。
结合图1和图2,井口筒1、基座盘2、出油口3、抽气口4均由碳素 结构钢制造,且表面均刷有一层防锈漆,制造成本低廉,结实可靠。井口 筒1与出油口3和抽气口4为整体式结构,可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制造, 井口筒1与基座盘2通过焊接连接,连接紧密,结构坚固。过滤网7由不 锈钢冲孔网制造,防腐蚀性好,适合在油井中使用。出油口3的直径不小 于10cm,且出油口3与井口筒1垂直,保障出油量够大,防止原油来不 及出油,涌向抽气口4。
安装时将基座盘2以下的井口筒1部分预埋在油井井口处,再通过地 脚螺栓将基座盘2固定在地面,开动电动抽气泵抽5去油井内的空气,通 过气压将井内原油压出出油口3,并通过过滤网7的过滤作用,防止原油 杂质将抽气口4阻塞,出油口3处的阀门6,可自由手动开关,在平时不 抽油时,阀门6关闭起来,可防止灰尘进入井口筒1内,该油井井口取样 装置可抽取较深油井内的原油样品。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华,未经李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行开采工作面
- 下一篇:地层测试器推靠坐封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