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焊缝缺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163.3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郑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六鳌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焊缝 缺陷 超声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指有一种检测焊缝缺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焊接是一种连接金属的制造或雕塑过程。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的材料连接到焊缝中。
超声波检测已成为一项重要技术,用来判定很多在役检验的焊接结构,主要利用物体自身或缺陷的声学特性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来检测物体的缺陷或某些物理特性,目前工业上常用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有脉冲反射法探伤和超声衍射时差技术(Time-of-flightdiffraction,简称TOFD),受检测超声的波长所限,其分辨率不足以对微小裂纹进行检测。
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在风塔、钢结构等重工行业应用的较普遍的有UT、RT、MT、PT,其中UT和RT主要应用焊缝内部质量检测,UT检测相对方便快捷,但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经验水平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缺陷定性、定量、定位相对不如RT直观准确。对圆形缺陷不敏感,受工况影响大,存在死角。RT判断缺陷定性、定量、定位准确,但受工况、板厚等因素影响较大。检测不够便捷,且检测成本较高,经济性相对较低。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超声波检测焊缝缺陷的系统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焊缝缺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焊缝缺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机构、信号接收机构、用于信号处理的计算机,所述信号发生机构由信号发生器和用于放大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的功率放大器连接组成,所述信号发生器为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发射探头连接到需要检测的金属的一端;所述信号接收机构由三维扫描平台和数字示波器连接组成,所述三维扫描平台的信号接收探头连接到需要检测的金属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发生机构和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均连接到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UT和RT检测方法的大部分优点,在方便快捷的前提下,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RT检测,将能够节约大量的检测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检测焊缝缺陷的超声波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机构1、信号接收机构2、用于信号处理的计算机3,所述信号发生机构1由信号发生器11和用于放大信号发生器11发出的信号的功率放大器12连接组成,所述信号发生器11为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功率放大器12的信号发射探头4连接到需要检测的金属6的一端;所述信号接收机构2由三维扫描平台22和数字示波器21连接组成,所述三维扫描平台22的信号接收探头5连接到需要检测的金属6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发生机构1和所述信号接收机构2均连接到计算机3。
工作时,信号发生器11发出超声波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12放大超声波信号之后,通过信号发射探头4发射到金属6,经过金属6的传递再通过信号接收探头5将信号重新显示到示波器21上,通过计算机3分析信号出现的异常,再与之前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对比,即可判断金属是否存在焊缝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