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938.3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实现更深入的物联化,它具有很好的优势,通过对室内物品的控制,可以实现监管、报警等多种功能,现在就迫切的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的安防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联网安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一套可靠实用的安防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需要。但现在的安防系统都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安防系统中的监测单元如何配置,如何安放,各种探测数据如何有效传递给使用者、如何报警、如何反应等,难以实现对图像信息采集、传送、显示、远程操作处理,增加使用成本,且安全检测性能低,容易导致安防系统的错报误报,多重操作,撤防步骤繁琐,不利于人们的使用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控制单元、显示屏和智能手机,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请求键,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报警器、显示屏、控制键盘、电源模块及短信模块,电源模块上连接有微振动充电模块,短信模块连接GPS网络模块,GPS网络模块连接智能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嵌入式系统主板安装在物联网关设备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屏与控制键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单片机或PLC。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方便信号的处理传送,有效对使用环境的安全性及时探测,判断请求者进入安防区域,及时发出警报,起到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实现对请求者的安防监控,操作和使用方便,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安防系统,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控制单元、显示屏和智能手机,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嵌入式系统主板安装在物联网关设备内,控制单元输入端连接摄像头、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请求键,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报警器、显示屏、控制键盘、电源模块及短信模块,显示屏与控制键盘连接,电源模块上连接有微振动充电模块,短信模块连接GPS网络模块,GPS网络模块连接智能手机。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单片机或PLC。
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
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分析和处理各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其转换、发送,以便实现信号的处理传送。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请求者的影像信息,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输出端,控制单元转换后传输至显示屏并将请求者影像显示出,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键盘对显示器进行操作及控制。
所述烟雾传感器监测物联网设备使用环境的安全性,有效对烟雾浓度探测,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物联网设备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并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当请求者触碰到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被反射,通过检测红外线的变化判断请求者进入安防区域,且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红外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会显示在显示屏上,当检测数据超出设定数值时,控制单元连接的报警器会发出警报,起到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所述请求者通过按下请求键或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操作实现对请求者的安防监控,操作和使用方便,同时,操作信息会通过短信模块传输至智能手机,亦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