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流道滤砂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9363.2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王绍先;彭志刚;杨海波;冯德杰;张建国;王家新;曹会莲;陶剑;邵茹;侯婷;肖经纬;马丁;饶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流道滤砂管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井下防砂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流道滤砂管。
二、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防砂用常规滤砂管通常为直管结构,在应用油田生产过程中易被含砂流体堵塞,生产周期短。主要原因是地层中极细游离砂易随流体堆积在滤管入口处,且易渗入滤砂材料内将其堵塞造成失效。同时井下滤管后期处理困难也是困扰生产部门的主要问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地层砂易在滤管周边沉积并将其抱死,其巨大摩擦力常造成后期拔滤作业失败。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塞的螺旋流道滤砂管。
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流道滤砂管,多孔基管1为一管状钢体,其管壁加工有按螺旋排列的通孔4阵列,围绕多孔基管1的通孔4阵列固定连接有空心螺旋体2,空心螺旋体2为空心结构,其空心部分填充过滤材料3,在其下端面设置一定数量的螺旋通孔5。
所述空心螺旋体2的断面呈三角形或弧形。过滤材料可以是滤网、金属毡、金属棉、胶结砂体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多孔基管、空心螺旋体、过滤材料的组合结构,将其安装在油层对应的井筒内,地层含砂流体需通过螺旋体下侧面的通孔进入过滤材料,然后通过多孔基管的通孔进入基管内部。其中多孔基管采用常规油管或普通钢管,其管壁加工有按螺旋排列的通孔列阵。空心螺旋体缠绕在多孔基管外部,通过焊接与多孔基管紧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抗堵塞性,可延长其生产使用周期;
2、本实用新型后期作业措施简单,作业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直井、斜井和水平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螺旋流道滤砂管,由多孔基管1、空心螺旋体2、过滤材料3的组合结构。在有孔基管1外部缠绕一或多条空心螺旋体2(本方案为一条),并通过焊接a与其紧固,空心螺旋体2一侧面(图1显示为下部)加工有一定数量的螺旋通孔5,其螺旋体凹部空心处安装有过滤材料3。过滤材料3可以是滤网、金属毡、金属棉、胶结砂体等。
在生产过程中,地层流体由空心螺旋体2下部的通孔5向上流动进入过滤材料3,然后通过基管通孔4进入油管内部。由于含砂流体由下向上流动,砂体在入口处不能依附或堆积,降低地层砂进入过滤材料3内部将其堵塞的几率,最大程度的延长滤砂管的使用有效期。
当滤砂管工作失效需要拔滤作业时,通过旋转管柱(正转)方式起出滤砂管。由于管柱外部缠绕有螺旋体,整体类似大螺钉。这种螺钉效应可大大减小拔滤机械负荷,降低作业成本并提高作业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9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
- 下一篇:机械式内割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