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3622.0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钱叶义;许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地址: | 31403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仪表 端子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可以理解,控制仪表的装配要求外部端子与设于外壳内的PCB相接触,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实现将PCB上信号给外部端子进行传递。目前现有的端子配合结构,其PCB与外部端子之间是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然,上述的方式,会使得该控制仪表的结构复杂,且材料用量多,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上的多个端子连接片组件,其中每个端子连接片组件均包括外部端子,及套设在该外部端子上的金属连接片;所述外部端子上设置有两个凸起块,用于将对应的金属连接片限位在该外部端子上;所述金属连接片设置为弹性结构,其两侧端部设置为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弯钩,且所述弯钩面向第二弯折部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在其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翘片;所述外壳上对应地开设有匹配于金属连接片的容置腔室,以将该端子连接片组件限位在外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的容置腔室相互独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在开设有容置腔室的一侧向外凸伸有多块凸板,且每相邻两块凸板之间均容纳有端子连接片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连接片与外壳上开设有的容置腔室之间以紧配合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连接片中设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的部分其相对于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连接片由铜质材料制备而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通过金属连接片及外壳的合理结构设置,使得金属连接片在外壳上开设有的容置腔室的约束下,确保了该金属连接片与设有外壳内的PCB相接触,而金属连接片是直接套设外部端子上的,亦即金属连接片与外部端子之间是直接接触,这样就实现了PCB与外部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其在确保PCB上的信号能够顺利传递给外部端子的基础上,简化了该控制仪表的结构,减小材料的用量,进而降低了该控制仪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连接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仪表的端子配合结构100,包括外壳10,设于外壳10上的多个端子连接片组件20。
请参阅图3,每个端子连接片组件20均包括外部端子21,及套设在该外部端子21上的金属连接片22。本实施例的外部端子21上设置有两个凸起块211,并用该两个凸起块211将金属连接片22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端子连接片组件20中的金属连接片22具体是用于实现外壳10内的PCB与外部端子21进行电连接的连接件,使得PCB上的信号可以顺利的传递给外部端子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连接片22设置为弹性结构,具体可有弹性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比如铜。该金属连接片22两侧端部设置为两个平行设置的弯折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弯折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片22中设于第一弯折部221与第二弯折部222之间的部分其相对于第一弯折部221及第二弯折部22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221的端部设置有弯钩223,且所述弯钩223面向第二弯折部222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221及第二弯折部222在其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翘片224。相应地,请参阅图2,所述外壳10上对应地开设有匹配于金属连接片22的容置腔室11,以将该端子连接片组件20限位在外壳1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连接片22以紧配合的方式限位在外壳10的容置腔室11内。具体可用该金属连接片22上翘片224受外壳10上容置腔室11侧壁的挤压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限公司,未经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3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后聚能紧肤仪接线连接结构
- 下一篇:弹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