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1703.9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单新平;唐林辉;韦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黄晓笛;李淑琴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固定方式,一般通过缓冲胶垫与散热器安装立柱过盈配合后与散热 器安装支架软连接,散热器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紧固到车身上弯梁,散热器安装支架一般与 车身装配后由于受制于车身制造精度控制。零件的制造工艺和装配误差累计导致部分车辆 的装配状态未符合设计要求,出现散热器插销与安装支架错位变形装配应力集中,导致散 热器变形开裂,散热器漏水泄露导致发动机水温高,零件的售后返修率高,导致客户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旨在解决散热器变形开 裂,散热器漏水泄露导致发动机水温高,零件的售后返修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呈“几”字 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及底面,所述第一平面一端与所述第 二平面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平面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平面另一端与 所述底面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平面另一端设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平面另一端边角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面上设有向上的翻边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连接处圆弧过 渡,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底面连接处圆弧 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安装胶垫,所述安装胶垫 穿过所述翻边圆形通孔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安装胶垫包括第一圆环、第二柱筒及第 三柱筒,所述第一圆环一端与所述第二柱筒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柱筒一端与所述第二柱筒 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圆环、第二柱筒及第三柱筒内直径相 等,所述第一圆环、第二柱筒及第三柱筒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圆环外直径大于第二柱筒外直径,所 述第三柱筒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外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支架中心线与所述安装胶垫中心线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支架及所述安装胶垫均采用一体注塑 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支架关联所有零件都经过精心设计,零件结构灵 巧,利用零件本身的屈服变形吸收装配应力,节约前舱布置空间,为其余零件布置预留空 间,新结构支架装配,提高散热器零件可靠性和耐用性,提高冷却系统系统可靠性,解决了 散热器变形开裂,散热器漏水泄露导致发动机水温高,零件的售后返修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第一平面2-第二平面3-第三平面4-底面5-翻边圆形通孔 6-螺孔7-第一圆环8-第二柱筒9-第三柱筒10-固定支架11-散热器主体12- 安装螺栓13-车身上弯梁14-车身下弯梁15-安装胶垫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减振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10呈 “几”字形,所述固定支架10包括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第三平面3及底面4,所述第一平面1 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2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平面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平面3一端连接,所述第 三平面3另一端与所述底面4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平面1另一端设有螺孔6。
所述第一平面1另一端边角圆弧过渡。
所述底面4上设有向上的翻边圆形通孔5。
所述第一平面1与所述第二平面2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平面2与所述第三平 面3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三平面3与所述底面4连接处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1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并联式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