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惯性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7410.3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毛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惯性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振动控制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电磁惯性作动器振动主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被动减振措施由于不需要外界能源,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经济性与可靠性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在各工程领域中。但振动被动控制有其局限性,难以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振动主动控制由于具有能够抑制突加干扰的良好效果、适应性强等潜在的优越性,自然成为一条重要的新途径。惯性作动器主要应用于控制领域中,是主动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原件之一。
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惯性作动器大部分结构复杂,部件形状复杂,加工起来比较困难,中低频特性比较差。
3、作动器是结构振动有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按照确定的控制律对控制对象施加控制力来改变系统的振动响应。惯性作动器被用于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振动,典型的惯性作动器是电磁、电动或压电作动器。电磁式作动器具有作动频带宽、反应灵敏、驱动电流小、作动力大、体积和重量小、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惯性作动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惯性作动器,包括底座、环形弹簧、线圈、磁钢和上端盖;其特征是:线圈固定在底座上,磁钢与上端盖固定套在线圈上方使得线圈位于磁钢内,三个环形弹簧均布在底座和上端盖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三个环形弹簧均匀分布,限制磁钢部分的运动,保证磁钢在垂直方向做上下往返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个环形弹簧均布在底座和上端盖之间,也可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圈固定在底座上连接导线连通外电路,磁钢通过焊接或者螺栓与上端盖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圈和磁钢均为圆环,线圈位于磁钢内且线圈外径与磁钢内径留有空隙,磁钢下端与底座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圈长度小于磁钢长度,环形弹簧直径大于磁钢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弹簧材质为不锈钢。
当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场,控制电流的大小改变磁场力的大小,由于存在电磁效应的原因,磁钢连接上端盖在垂直方向运动产生控制力作用在减振对象上,带动环形弹簧振动。环形弹簧下端与底座固定,其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在质量弹簧系统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响应快、中低频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示1为底座,2为线圈,3为磁钢,4为上端盖,5为环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工作和实施的,线圈2固定在底座1上,磁钢3与上端盖4固定套在线圈2上方使得线圈2位于磁钢3内,三个环形弹簧5均布在底座1和上端盖4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当外界振动信号经过处理传到惯性作动器时,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控制电流的大小改变磁场力的大小,惯性作动器的动子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在垂直方向做往返运动,进而产生控制力作用在减振对象上,根据减振对象的振动状态调节电流的大小进而调节作用力的大小,达到振动主动控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拨杆式气隙调节装置的永磁调速器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励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