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4686.6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30 | 分类号: | B62D5/3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液压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静液压转 向系统。
背景技术
拖拉机是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农业机械,其转向系统全部采用静液压转向的形式。 随着拖拉机技术的发展,其功率已经上升到了500马力,行驶速度也提高到了60km/h,因此 其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目前,现有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主要由齿轮泵、转向器和转向油缸组成。其中齿轮泵 与发动机或者变速箱连接,转向器与方向盘相连接,转向油缸连接转向轮。齿轮泵在发动机 或者变速箱的驱动下,压力油输送到转向器。当操作者转动方向盘时,压力油流经转向阀通 过计量马达到转向油缸,驱动油缸转向。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是靠单齿轮泵驱动单转子转向器驱动转向油缸。由于静 液压转向系统没有备用的机械转向机构,且由于拖拉机的结构原因很难另外增加备用机械转 向机构;另外,现有技术缺乏转向失效的报警功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着安全隐患:在齿 轮泵失效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不能及时确定转向存在故障,转向器就会失去转向动力,在转 向失效的情况下造成事故的概率极大;只要是齿轮泵、转向器或者其它管路出现故障,由于 没有故障预警和应急转向的功能,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多种转向模式的切换,确保 转向系统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包括由液压动力装置驱动的转向器;液压动力装 置设置齿轮泵,液压动力装置还设有负载敏感变量泵,负载敏感变量泵出油口与转向器中的 切换阀连接;齿轮泵出油口通过优先阀与切换阀连接,切换阀控制油口管路与优先阀上的齿 轮泵卸荷控制油口连接。
转向器中设置换向阀;转向器中的转子包括转子一和转子二,换向阀的工作油口分别与 转向油缸的两个油腔连通;切换阀的进出油口分别与转子一、转子二连接;切换阀的控制油 口还与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
转向系统中的方向盘与转子一及转子二连接。
换向阀与梭阀的一个进油口及优先阀上的负载反馈油口连接;梭阀的控制油口与负载敏 感变量泵的变量调节油路连接。
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与其它工作机构连接。
转向器的进油口的油路上设置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待定压力P的设定值大于优先阀的开启压力P;压力开关的设定压力P 等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待定压力P的设定值。
负载敏感变量泵由变速箱驱动。
齿轮泵由发动机驱动。
负载敏感变量泵出油口的油路上设置三通件,三通件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其它工作机构、 转向器连接,在三通件与齿轮泵压力控制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
齿轮泵出油口的油路上设置三通件,三通件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负载敏感变量泵出油口 油路、转向器进油口油路连接;在三通件与齿轮泵出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有正常转向回路、备用转向回路及应急转向回路, 还增加转向失效报警功能,充分保证了转向的安全性;通过优先阀及相关单向阀的回路,有 效保证了正常转向模式与备用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采用压力开关,通过不同待定压力设定 来判定转向系统是否失效;在转向液压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操作者既能通过失效报警功能及 时判断转向系统的故障,也可以通过备用转向系统或者应急转向系统完成拖拉机的行驶转向 功能,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内容及图中标记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负载敏感变量泵,2、齿轮泵,3、优先阀,4、第一单向阀,5、压力开关,6、转向 器,7、转向油缸,8、控制器,9、第二单向阀,10、梭阀,11、液压油箱,12、液压油箱, 13、方向盘,14、转子二,15、转子一,16、换向阀,17、切换阀,18、变速箱,19、发动 机,20、其它工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4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带宽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无刷直流电机射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