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7679.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姜长生;朱征东;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N3/04;F01N5/02;F02B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市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新型 热交换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新型 热交换器组件。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国产化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各类柴油机由原先的傻大笨粗,转 变成现在的精细精致,各类最先进的技术也有所应用,柴油机的油耗比也已经 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在某些传统意义上的外围件,如船用柴油机的热交换系 统,柴油机尾气的排放部件,以及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等技术都已跟不上柴油 机的发展步伐的,极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高品质柴油机走出国门,而目前国 内的柴油机主流生产厂家还未更多地关注这方面部件品质提供对于柴油机综合 性能及外观的重大影响意义。
目前我国国产柴油机在尾气排放及热交换系统上存在的一些通病及问题:
1、排气管问题:
目前国内主流的排气管主要有两种,一是干排气管,另外就是湿式排气 管:
1.1、干排气管:干排气管就是尾气从机体出来后,直接经过干排气管进入 增压器或直接进入排烟管路,这种结构由于排气管热量过大,会直接对柴油机 通过辐射热,导致船舱或周边环境温度迅速提升,从而不利于长时间工作生 活,目前在国外,干式排气管柴油机基本不被应用于船上。
1.2、湿式排气管:湿式排气管在传统干式排气管外侧有一层整体包覆着的 金属水套,水套内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将排气管外壁的热量带走,以降低排 气热对机体外壁环境的影响。这种结构由于排气管管壁外侧的冷海水温度过 低,内外壁两侧温差极大,以至于外壁循环的海水带走了尾气中大量热量,迅 速给尾气降温,导致排气管进入增压器中的密度及热量不足,影响经增压器增 压后的柴油机做功功率,另外由于湿式排气管水侧与高温尾气侧仅一道板壁相 隔,而且在高温下,海水对金属腐蚀加剧,一旦板壁穿孔可能会直接将海水经 排气管内侧进入柴油机缸体,从而造成重大的设备安全隐患,目前由于湿式排 气管需要考虑可靠性的因素,因此前期模具投入及后续加工制造成本偏高,但 仍无法根治这一隐患。
2、热交换器的问题
2.1、传统热交换器是将水箱及热交换器连为一体,横置于柴油机的一侧, 由于热交换器及水箱在工作状态下,注满了水,加上自身重量,而且置于柴油 机一侧的较高点,所以对产品的支撑稳定性要求较高,热交换器自身的抗震性 也要很好;
2.2、另外由于常规增压中冷器置于柴油机热交换器的另一侧,中间需要布 置若干管路,管路无法避免和原主机油管有所交叉干涉,导致外观给人零乱的 视觉,大多数国产机器外观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干式排气管温度过高、 湿式排气管影响涡轮增压器的功率并易出问题,以及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 搭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新型热交换 器组件,该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包括:膨胀水箱;热交换器,与膨胀水箱 相邻或贴靠设置,并且热交换器与膨胀水箱之间形成有一通槽;排气管,设置 于通槽中,与膨胀水箱连接并贴靠设置。
其中,柴油机新型热交换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涡轮增压器,设置于排气管的 末端。
其中,排气管包括排气管主体、法兰以及连接部;法兰设置于排气管主体 的末端,连接涡轮增压器;连接部设置于排气管主体的一侧,并与膨胀水箱连 接;排气管主体设置于通槽中,并与膨胀水箱贴靠设置。
其中,通槽为膨胀水箱内凹形成,膨胀水箱在通槽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条, 连接部与连接条固定连接。
其中,连接部与连接条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
其中,通槽为方形,排气管主体为对应的方形,排气管主体中形成有烟气 通道。
其中,烟气通道为圆形。
其中,法兰设置于排气管主体末端的四周,且为三角形,在三个角处设置 有螺孔,涡轮增压器与法兰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其中,膨胀水箱的一侧部分与热交换器贴靠设置,并在此侧边缘处内凹形 成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7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