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传输双极性信号的模拟电子开关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250.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22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极性 信号 模拟 电子 开关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电子开关电路,具体是一种可传输双极性信号的模拟电子开关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D4066是一个常用的四路模拟电子开关,在其传统的应用电路中,通常其供电电源为+5V单电源,其开关控制信号的高电平为+5V,低电平为0V,在此条件下,CD4066只能传输正极性信号。然而在很多应用场合,需要传输双极性信号。我们知道,当CD4066采用+5V、-5V双电源供电时,将其开关控制信号高电平设为+5V,低电平设为-5V,则输入电压对称于0V的双极性信号电压(﹢5V~﹣5V)均能传输。为此,要使CD4066能传输双极性信号,我们需要对CD4066的供电电源和控制电平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D4066的可传输双极性信号的模拟电子开关电路,以解决传统CD4066应用电路只能传输正极性信号,不能传输双极性信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传输双极性信号的模拟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是:本电路包括MCU微控制单元、CD4066模拟开关、PNP三级管Q1、电阻R1和R2,其中MCU微控制单元的一个I/O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级管Q1的基极,三级管Q1的发射极接+5V电源,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5V电源,三级管Q1的集电极的另一路接CD4066模拟开关的13脚控制端,受该控制端控制的CD4066模拟开关的1脚输入端和2脚输出端则分别作为本电路的输入端Vi和输出端Vo。
所述MCU微控制单元可以采用89C51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模拟电子开关电路采用三级管共射极电路作为倒相电路,将MCU微控制单元的I/O输出+5V高电平和0V低电平变换为-5V低电平和+5V高电平,并加载至CD4066模拟开关的控制端,由此实现传输双极性信号的功能,从而解决了传统CD4066应用电路只能传输正极性信号,不能传输双极性信号的问题。因此本电路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CD4066应用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的CD4066应用电路,在该电路中,开关控制信号的高电平为+5V,低电平为0V,在此条件下,CD4066只能传输正极性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可传输双极性信号的模拟电子开关电路如图2所示,本电路
包括MCU微控制单元、CD4066模拟开关、PNP三级管Q1、电阻R1和R2,其中MCU微控制单元的一个I/O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级管Q1的基极,三级管Q1的发射极接+5V电源,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5V电源,三级管Q1的集电极的另一路接CD4066模拟开关的13脚控制端,受该控制端控制的CD4066模拟开关的1脚输入端和2脚输出端则分别作为本电路的输入端Vi和输出端Vo。
本电路工作时,当MCU微控制单元的I/O端输出+5V高电平时,三极管Q1不导通,加载在CD4066模拟开关13脚控制端的为-5V低电平;当MCU微控制单元的I/O端输出0V低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加载在CD4066模拟开关控制端的为+5V高电平。在此条件下,CD4066模拟开关对于双极性输入电压信号均能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民用飞机机载娱乐系统的微型投影点播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子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