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口快速开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4595.6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张秋冬;王勐;徐卫军;董宝良;别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8;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快 速开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合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网口快速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上网需求变得越来越广泛,而网口作为电脑终端的网络接入点,也普及至越来越多的场所。但是,现有的网口通常处于暴露状态,易于发生积灰、进水等现象,少数情况下也会发生撞击损伤,这些都会对影响网口的使用寿命,甚至于破坏网口的网络连接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网口产生保护作用又不影响正常使用的网口快速开合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网口快速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的第四侧板,以及同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底板;在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一包括至少一个网口的网口板,所述网口板贴近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盒体的敞口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网口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盖板上。
所述盖板的面积为所述底板面积的一半。
在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一盖板把手。
在所述第三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所述盖板的两侧位于两所述滑槽内。
在所述盒体的敞口端固定连接一呈“口”字形的上壳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带有网口的网口板设置在一个带有可滑动盖板的盒体内,并且盖板与盒体底板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因此,不论向上推动盖板还是向下推动盖板越过平衡位置,盖板都会在扭簧的作用下滑动至限定位置并锁紧,从而实现网口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可以实现网口在不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防止积灰、进水、撞击等,延长网口的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在盖板上固定连接一盖板把手,因此,便于拨动盖板以驱使盖板覆盖网口或暴露网口。3、本实用新型在盒体的敞口端固定连接一呈“口”字形的上壳体,便于将本实用新型网口快速开合机构固定在墙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半开半闭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敞口的盒体1,盒体1包括第一侧板11、与第一侧板11相对的第二侧板12、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第三侧板13、与第三侧板13相对的第四侧板14,以及同时连接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的底板15。在盒体1内部固定连接一包括至少一个网口的网口板2,其中,网口板2贴近第一侧板11。在盒体1的敞口端设置有一盖板3,盖板3的面积约为底板15面积的一半,盖板3的两侧与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可滑动地连接。在网口板2与第二侧板12之间设置有一扭簧4。扭簧4的一端连接在底板15上,另一端连接在盖板3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盖板3上固定连接一盖板把手5,便于拨动盖板3以驱使盖板3覆盖网口或暴露网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三侧板13和第三侧板14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槽,盖板3的两侧位于两滑槽内,从而实现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敞口端固定连接一呈“口”字形的上壳体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图1、图3、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在开、合、半开半闭状态下盖板3和扭簧4的位置示意,由图可知,在半开半闭状态下扭簧4的扭转力作用方向在横向,当推动盖板3向上越过半开半闭平衡位置时,扭簧4发生转动,从而产生纵向的扭转力,在扭转力作用下盖板3自动向上滑动直至限定位置并锁紧。同理当推动盖板3向下越过半开半闭平衡位置,扭簧4发生转动,从而产生纵向向下的扭转力,在扭转力作用下盖板3自动向下滑动直至限定位置并锁紧。这样就可以实现网口的开启和关闭,且保证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均处于锁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4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防水型线束
- 下一篇:一种单相三相电通用的交流充电插座尾部防水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