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无线烟感探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373.2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刘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无线 探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网络以及传感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无线烟感探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建设的大楼都要求安装防火报警设备,在基建施工时都预留消防线缆以及接口,但较为久远的老式建筑物中,由于其设计结构及特点,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建老式的建筑物时,没有布线、施工条件,所以目前安装一套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烟感探测报警装置很有必要的。
现今已有的报警装置有如下特点:1、市面上建筑施工时所选择的消防报警设施品牌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消防部门无法统一管理。2、国内传统的烟雾探测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存在灵敏度低、误报率高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的缺点。国内有很多厂家使用MC145010制造的感烟报警器,因为产品结构、工艺、测试工具的差别,报警器的灵敏度相差也非常大。3、目前国内的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探测浓度一般为5%obs/㎡,初始火灾产生的烟热浮力变小,难以达到天花板,这就大大地推迟了传统烟雾报警器的响应报警时间,甚至因烟雾严重稀释或难以扩散至探测器,使它无用武之地。4、传统的烟雾报警都是有线的,信息传输需要经过信号才能返回,所以导致了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棚户区的环境来讲,只能有提醒的作用,在进行远程报警方面便存在很大的难度,无法实现简单的信号连接和传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无线烟感探测报警装置,该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无需布线,灵敏度高,超低功耗,运行稳定,能够达到智能监测与精准探测,扩展性强的优点。由于可检测缓慢阴燃或明燃产生的可见烟雾,可以用于对住宅、商场、宾馆、饭店、办公楼、教学楼、档案库、银行、图书馆、计算机房以及仓库等室内环境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无线烟感探测报警装置,特点是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上位机操作界面,所述数据采集报警模块为数个,每个数据采集报警模块均设置一个电源模块,数个数据采集报警模块通过无线通讯传输与串口通信模块连接,串口通信模块与上位机操作界面连接;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报警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核心微控制器CC2530模块、功率放大电路模块以及协调器,烟雾传感器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分别连接核心微控制器CC2530模块,核心微控制器CC2530模块通过无线通讯传输与功率放大电路模块连接,功率放大电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传输与协调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监测面积可以无限大,每一个数据采集报警模块的监测面积为20平方米,通讯距离≤100m;可工作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工作在0%-95%的湿度范围内;报警方式为声光报警和联网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技术可行性高、成本低、施工条件简单,有很大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2、烟雾检测信号误报率低于1%。烟雾检测响应时间小于3s。
3、上位机操作界面可容纳在线设备量超过100,000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报警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WSN芯片CC2530以及外围接口电路完成对周围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例如环境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然后经过CC2530处理变成数字信号,再通过Zigbee把信息传输给协调器,最后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传送到PC端以及手机客户端,从而达到对环境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晃报警智能手表
- 下一篇:声波智能桌牌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