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401.4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奇;王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传输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速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也随之快速发展,速度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列车组的运行安全性、增强各业务设备故障预防及处置能力、提升设备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动车组已经配备了各类型车载监测设备,包括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车辆无线传输装置(WTD)、高速铁路供电安全监测系统(3C系统)、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LAIS)和高速铁路线路动态检测系统(HGDJ),规划建设的还有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在线监测和Igsm-r和Um口监测系统等,各类监测系统在设备隐患排查、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各车载监测系统均需实现数据车-地传输和下载,在实际运用中均独立进行了车地传输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各监测系统车地无线传输设备重复建设,造成车上安装空间不足,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同时,每套监测系统在地面均需部署通信服务器,不便于集中管理,也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
各监测系统均独立规划使用GSM-R网络,需重复建立GPRS链路,浪费GSM-R网络宽带资源,目前铁路GSM-R网络IP资源无法满足。
存在同一动车组上多监测系统同时租用公众网络(移动、联通或电信),冗余宽带未整合,造成重复缴费和宽带资源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GSM-R网络的优势,统筹利用GSM-R网络和铁路沿线覆盖较好的公众网络资源,并考虑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LTE-R)发展应用,有必要统一规划监测信息车地传输方案,建设车载监测信息通用传输平台,优化并消除设备重复建设、宽带资源浪费、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建设车载监测信息通用传输平台,优化并消除设备重复建设、宽带资源浪费、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和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所述的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并接收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监测信息;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将接收的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监测信息发送至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向各业务系统分发相应的车载监测信息,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向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发送各业务系统发起的远程作业维护信息。
本实用新型统一规划,优化并消除地面设备的重复建设,便于管理,优化资源,提高利用率;优化并消除车载无线通讯的重复建设,节省车载设备安装空间和天线资源,减少信号干扰,提高利用率;统筹利用GSM-R网络和铁路沿线公众网络,减小监测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所选单一网络覆盖的影响,节约宽带和IP资源,避免重复缴费,避免各车载业务设备由于LTE-R研究实施的改造升级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地传输平台,包括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和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所述的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并接收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监测信息;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将接收的各业务系统车载设备监测信息发送至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向各业务系统分发相应的车载监测信息,安装在地面的地面设备向安装在高速列车上的车地传输设备发送各业务系统发起的远程作业维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蓝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