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6883.3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柏远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国建全 |
地址: | 27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强化 热固性 塑料 塑性 复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电力资源需要越来越大,电缆在城市里早已经从空中架设进化到了道路埋设,而电缆的埋设必须要有电缆管道的敷设为基础工程。埋设在地下的电缆管既要能承受地面上重物(如载重汽车)的压力和碰撞,又要能耐腐蚀,不易老化,同时还要绝缘。传统电缆管道敷设多为混凝土管、PVC管和纤维强化热固性管,这几种电缆管在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
1、混凝土管施工过程复杂,费用高,效率低下,韧性不佳,地基发生沉降时易错位而不能穿设电缆;
2、PVC管脆,抗冲击性小,环刚度低,不能承受地太大的面重物压力;
3、传统纤维强化热固性管内壁整体性不好,纤维易散丝而造成卡电缆现象。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研究者采用热固性塑料与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出一种复合型电缆管。该复合型电缆管在制作时,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之间设有胶粘合层,由于热塑性塑料表面光滑,粗糙度小,所用胶粘合层无法将二者紧密胶黏为一体,因此易造成内外层脱层,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力学性能优异、质地轻、安装方便的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分为内外两层,其中,以热塑性塑料为内层,外层为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内层与外层之间的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波形曲面。
所述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环向缠绕层、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交叉满铺层、以及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环向满铺层,其中,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环向缠绕层铺设在波形曲面的波谷处将波谷填平,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交叉满铺层、以及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环向满铺层依次铺设在填平后的波形曲面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波形曲面的外边缘由圆弧过渡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波形曲面包括圆弧形的波峰和圆弧形的波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波形曲面包括拱形的波峰和平坦的波谷,拱形的波峰和平坦的波谷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波形曲面各波峰之峰顶、各波谷之谷底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由纤维材料经热固性树脂和固化剂粘结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制造工艺包括如下:
1、生产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管道内层,将管道内层外表面加工成波形曲面,或者直接生产波形曲面管道内层;
2、将管道内层安装在数控缠绕机的钢模上;
3、用数控缠绕机在管道内层的外表面缠绕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缠绕时,首先将管道内层波形曲面的波谷填满,继而按照交叉、环向的顺序连续缠绕多层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得管道主体;
4、将管道主体压实固化,脱模、修整后即制得复合电缆管成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生产的电缆管分内外两层,以热塑性塑料为内层,外层为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包覆层,由于内层整体性好,避免了纤维散丝造成卡电缆现象,制管时运用压实工艺,减少了气泡,极大提高了管道的环刚度及抗冲击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选取缠绕方式按照满铺、交叉、环向的顺序,能进一步提高管道的韧性,防止爆管;
2、在波形曲面的波谷处用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复合材料固化,形成一个高弹性模量的刚性环,管道的变形量小,所以管道的环形刚度高,承受地面压力加大,这样在保证管道质量的前提下,管道所需要的原料减少,成本降低,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3、将内层与外层之间的接触面设计为相互配合的波形曲面结构,内、外层之间接触面积增加,使内、外层之间紧密接触,同时在内、外层之间形成咬合关系,使穿设电缆时不会造成内外层脱层,方便进行电缆管道的敷设,进一步确保成形后的管道质量;
4、在施工过程中可直接原土回填,省去了混凝土包封及细砂石保护,节约了施工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柏远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柏远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6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贴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