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造粒机及其造粒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702.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0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元;陈红莉;曲永清;吴妍;张云峰;李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新业农牧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 造粒机 及其 造粒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造粒机及其造粒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机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大部分为盘式造粒机,盘式造粒机是通过造粒盘的旋转,使造粒盘中的物料进行滚动和粘结而形成颗粒。目前,盘式造粒机的造粒盘为圆柱状结构,造粒盘倾斜时,物料与造粒盘侧壁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影响了物料的成粒率和成粒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肥造粒机及其造粒盘,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有机肥造粒的成粒率和成粒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肥造粒机的造粒盘,包括底和侧壁,所述造粒盘的开口与底相对,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为凹弧面,所述造粒盘的内径由底至开口逐渐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的内径由底至开口逐渐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的侧壁的内壁面为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的侧壁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凹坑。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坑为半球形,直径为1mm至2mm。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肥造粒机,所述造粒机包括造粒盘,所述造粒盘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造粒盘。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可转动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铰接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支撑架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造粒盘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造粒盘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油缸的伸缩,以调节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机架的角度,进而达到调节所述造粒盘角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
刮料板,所述刮料板设于所述造粒盘的内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洒机构与所述造粒盘的开口平行,用于给物料喷施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板在靠近所述造粒盘一侧为圆弧状,其弧度与所述造粒盘的弧度相当。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流体管和均匀分布在流体管上的若干喷头;所述喷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流体管上,并与所述流体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50°;
所述造粒盘的转速为10-18转/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盘为一个或多个;两个相邻所述造粒盘的底与开口的中心连线夹角为80°-110°;所述造粒盘之间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一端设于上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的开口,另一端设于下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的开口,以连通相邻的所述造粒盘;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上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中完成的物料颗粒传送至下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为漏斗形结构,所述连接通道靠近上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一侧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弧度与所述造粒盘的开口的弧度相当;所述连接通道靠近下一工艺的所述造粒盘一侧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通道靠近上一工艺所述造粒盘的横截面积较大。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造粒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造粒盘的侧壁的内壁面为凹弧面,增加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成粒率,造粒盘为多个时,成粒率更高,颗粒更加紧实和圆润;造粒盘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凹坑,增加造粒盘的耐磨性,角度调整机构的设置,使造粒盘的角度调节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肥造粒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一种有机肥造粒机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
1为机架,2为角度调整机构,3为支撑架,4为驱动装置,4-1为电机,4-2为变速器,5为造粒盘,5-1为开口,5-2为侧壁,5-3为底,5-4为凹坑,5-5为转轴,6为喷洒机构,7为刮料板,8为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新业农牧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新业农牧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湿物料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淀粉集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