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悬索桥主缆及索夹放线测量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4027.4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汪春桃;严圣友;吴明;许慧荣;朱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晓敏 |
地址: | 210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悬索桥 放线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悬索桥主缆及索夹放线测量尺,属于桥梁施工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索桥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桥梁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大跨径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悬索桥主要承重构件为主缆与吊杆,在悬索桥施工中,主缆的线型控制及吊杆索夹位置的确定对悬索桥成桥线形影响较大,因此,在悬索桥施工中主缆标高的测量以及索夹位置的放样定位是施工测量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在悬索桥施工测量中普遍使用的是花杆上安装棱镜的方法进行放样测量,由于悬索桥主缆线形的不规则性,且主缆中心线难以确定,人为放置棱镜的位置难免出现误差,对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难以保证放样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应用携带方便,且能保证放样测量的精度的组合式悬索桥主缆及索夹放线测量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悬索桥主缆及索夹放线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平尺、竖尺和下水平尺,所述的上水平尺的中心为零刻度位置,向两边刻度逐渐增大,且所述的零刻度位置上设置有棱镜,所述的棱镜为可拆卸式,竖尺设置有两组,均与上水平尺垂直设置,且顶端与上水平尺滑动连接并分设于上水平尺中心的左右两侧,而下水平尺则与上水平尺平行设置,且下水平尺的一端与其中一组竖尺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水平尺上还设置有水平气泡。且所述的水平气泡为圆形、方形中的至少一种。
而所述的竖尺的上端为一中空的滑动头,所述的滑动头套接在上水平尺上。
此外,所述的下水平尺与竖尺的连接端为一中空的滑动头,且所述的滑动头套接在竖尺上,并通过在滑动头和竖尺上设置旋转螺母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结构简单,且可满足不同工程放样测量的要求;
2、在使用中保证尺子的水平,在主缆安装过程中可以精确测量基准索股与一般索股高差;
3、较为精确的确定悬索桥主缆中心线,在索夹坐标定位时保证放样精度;
4、造价低廉,可组合与拆卸,应用及携带方便,在悬索桥施工中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悬索桥主缆基准索股与一般索股相对高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索夹放线测量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棱镜2、圆形水平气泡3、条形水平气泡4-1、左竖尺滑动头
4-2、右竖尺滑动头4-3、下水平尺滑动头5、上水平标尺
6-1、左竖尺6-2、右竖尺7、下水平尺8、旋转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组合式悬索桥主缆及索夹放线测量尺,包括上水平尺5、竖尺和下水平尺7,竖尺设置有两组,分别为左竖尺6-1和右竖尺6-2。
上水平尺5的中心为零刻度位置,向两边刻度逐渐增大,在零刻度位置上设置有可拆卸式棱镜1,上水平尺5上还设置有水平气泡,且水平气泡为圆形或方形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了圆形水平气泡2和条形水平气泡3。
左竖尺6-1和右竖尺6-2均与上水平尺5垂直设置,且顶端为一中空的滑动头,分别为左竖尺滑动头4-1和右竖尺滑动头4-2,左竖尺滑动头4-1和右竖尺滑动头4-2分别套接在上水平尺5中心的左右两侧,与上水平尺5滑动连接。
下水平尺7则在工作状态与上水平尺5平行设置,且下水平尺7的连接端为一中空的滑动头,即为下水平尺滑动头4-3,其套接在左竖尺6-1上,并与左竖尺6-1滑动连接,且通过在下水平尺滑动头4-3与左竖尺6-1上设置旋转螺母8旋转,在不使用状态下,下水平尺7以旋转螺母8为转轴收放在左竖尺6-1内,而在使用状态下,在旋转90度后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悬索桥主缆基准索股与一般索股相对高程时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4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