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3887.6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帅展艺;王国银;程红;高铭晶;吴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6;F16N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笼绞机 中间 托轮 加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装置,特别是一种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36盘笼绞机因18笼比较长,设备原有的设计在18笼中间配置了托轮,托轮对设备起到支撑作用,因托轮与设备接触面相对滚动,托轮同时还必须对接触面进行润滑。原有的润滑原理为:滚轮下面放一只小油盒,利用毛毡的吸油性能将润滑油从油盒中吸满,从毛毡与设备接触的地方开始涂油润滑。其缺点:润滑不好控制。1、毛毡与绞体接触松紧不好控制,接触紧时润滑相对较好,接触松的时候几乎没有润滑;2、油盒中新加油、油量足油质好的时候,毛毡吸附的润滑油太多,容易被绞体甩到满地都是,虽然绞体下用铁板保护,但还是有油甩到地面形成污染;3、当油盒油量不足或油质因托轮与绞体长期摩擦产生较多金属碎屑时,或者毛毡使用时间长了积满灰尘,毛毡基本上吸不到油,润滑形同虚设。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以上问题,平时都是依靠人员勤检查、勤保养维持润滑,否则设备将加剧磨损。仅管这样费时费力,但还是不免出现润滑油污染地面或存在设备磨损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人力、不污染地面的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油盒、油箱、回油管、进油管、循环油泵和毛毡片,所述油盒设置在油箱上方,油盒下端开有回油口,回油口与回油管一端连接,回油管另一端与油箱连接,循环油泵设置在油箱上,进油管一端与循环油泵连接,进油管另一端设置在中间托轮一侧,毛毡片一端设置在中间托轮侧面并且位于进油管另一端的下方,所述油盒包含盒体、盒盖和弹簧,盒盖设置在盒体上侧并且盒盖一条侧边铰链连接在盒体上端,弹簧设置在盒盖两侧并且弹簧两端分别与盒盖与盒体连接,毛毡片固定在盒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两侧设置有向下的折边,并且盒盖靠近中间托轮的一侧设置有毛毡片压板,毛毡片压板倾斜于盒盖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一侧设置有电控箱,电控箱内设置有报警器,油箱内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和电控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毛毡片下端沿着盒体内侧边向下延伸至盒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下端与油箱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循环油泵从油箱抽出润滑油通过进油管送到中间托轮表面,通过弹簧压紧在中间托轮上的毛毡片将润滑油涂抹均匀,并且将多余的润滑油吸附引流至油盒中,并从油盒下端回油管回收至油箱中,这样避免了润滑油污染地面并且润滑效果良好,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的油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笼绞机中间托轮加油装置包含油盒1、油箱2、回油管3、进油管4、循环油泵5和毛毡片6,油盒1设置在油箱2上方,油盒1下端开有回油口8,回油口8与回油管3一端连接,回油管3另一端与油箱2连接,循环油泵5设置在油箱2上,进油管4一端与循环油泵5连接,进油管4另一端设置在中间托轮7一侧,毛毡片6一端设置在中间托轮7侧面并且位于进油管4另一端的下方,油盒1包含盒体9、盒盖10和弹簧11,盒盖10设置在盒体9上侧并且盒盖11一条侧边铰链连接在盒体9上端,弹簧11设置在盒盖10两侧并且弹簧11两端分别与盒盖10与盒体9连接,毛毡片6固定在盒盖10上。
盒盖10两侧设置有向下的折边12,并且盒盖10靠近中间托轮7的一侧设置有毛毡片压板13,毛毡片压板13倾斜于盒盖10设置。油箱2一侧设置有电控箱14,电控箱14内设置有报警器,油箱2内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和电控箱14连接。毛毡片6下端沿着盒体9内侧边向下延伸至盒体9内侧。回油管3下端与油箱2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3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铵生产用液氨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视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