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解制备臭氧水的分隔阴阳极室的电解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4230.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华;张文英;钟卓鹏;林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建华;张文英 |
主分类号: | C25B1/13 | 分类号: | C25B1/13;C25B9/08;C25B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李斌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解 制备 臭氧 分隔 阴阳 电解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池装置的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解制备臭氧水的分隔阴阳极室的电解池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水的应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用于载人宇宙飞船给宇航员供氧。尤其在80年代之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技术的应用在电解水制备氢气和氧气得到推广。采用一般的导电材料作为电极,可以分别在阳极和阴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导电的金刚石材料被证实具有极佳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导电金刚石作为阳极,可制成直接溶于水的臭氧,简称臭氧水。
中国专利CN20061009226.7和CN20118006557.9采用金刚石电极制备臭氧水,但是阳极区和阴极区都没有分隔,阳极室与阴极室是相通的(如图1所示),电解之后产生的臭氧又会从相通的区域混合,使得水中的氢气又被臭氧氧化,同时稀释了臭氧含量,从而导致了发生器臭氧产生效率低、臭氧浓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解制备臭氧水的分隔阴阳极室的电解池装置,用于提高臭氧O3的生产效率和含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解制备臭氧水的分隔阴阳极室的电解池装置,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设置有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所述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的底部与电解槽的底端完全接触,将电解槽分隔成相互独立的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隔离处设有允许离子透过,但隔离氢气透过阳极区的质子交换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阴极室内设有用于将产生的氢气排出的排气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上设有允许水通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孔、正方形孔、长方形孔、锥孔、条形孔、多边形孔或不规则形状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解槽内设有一对或多对组合设置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形成两个或多个阳极室和阴极室。
作为优选的,所述阳极电极包括阳极端子、阳极基底和导电镀膜层,所述阴极电极包括阴极端子、阴极基底和导电镀膜层,所述导电镀膜层直接与阴极端子和阳极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采用弹性导电夹片,所述弹性导电夹片直接接触到导电膜;或者所述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通过导电粘接物与导电膜连接,所述电粘接物为导电银胶或导电锡浆。
作为优选的,所述阳极电极由导电材料组成,所述阳极电极是导电金刚石片,或者以硅片为基底的导电金刚石膜;所述阴极电极由导电材料组成,所述阴极电极是导电金刚石片,或者以硅片基底的导电金刚石膜,或者不锈钢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上设有含有催化作用的活性物质。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解池装置采用直流电驱动、交流电驱动或脉冲电驱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由于将阳极室与阴极室隔离分开,互不相通;使得阴极室的水不会混入阳极室,因此避免了在阴极室产生的氢气不会混入到阳极室与臭氧O3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少的臭氧O3的消耗量,提高臭氧O3的生产效率和含量。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直接连接镀膜电极的导电膜,因此电解池的镀膜电极的基底材料可以采用不导电的基底材料,例如:玻璃、硅片、陶瓷等等;也可以采用导电的基底材料。所以对于基底材料选择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而且基底材料导电性能对镀膜电极没有不良影响,从而设计人员能够很容易地选择那些镀膜附着力比较好的基底材料。例如:采用硅片为衬底材料并在其上镀上一层导电金刚石膜,制作成的电极镀膜附着力强,不容易脱膜,因此电极寿命较长。
(3)本实用新型中阴极端子、阳极端子直接与导电膜连接,所以不存在基底材料的串联电阻的影响,因此使得电解池的输入电压可以降低,电解反应的能耗降低,水温也得到降低,电极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许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阴极室和阳极室未分离的电解池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阴极室和阳极室分离的电解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组阴极室和阳极室分离的电解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g)是本实用新型各种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建华;张文英,未经钟建华;张文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组装产品质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沉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