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样本收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3785.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慧;胡霞;王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吉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样本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进行采集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样本收集管。
背景技术
在生物和医学实验研究中,往往需要对生物或人的反映生物特性的物质进行采集,即生物标本采集,现在的标本通过标本采集管或采集盒进行采集,而现有的采集管或采集盒由两部分组成,即盒体(或管体)和盒盖(管盖),密封性能差、在运输和转移过程中标本量会减少,还有更重要的其安全性差,即标本收集管或采集盒在转运过程中,盒体与盒盖易于分拆,其中的样本变化风险较大。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120544437.3,公告日为2012.8.22,公开了一种对生物样本进行采集的试管,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样本专用采集管。它包括管体和管盖,其特征是:管盖和管体通过管套固定连接,采集管的管套的直径大于管体直径。所述的管套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管盖插接在管套内。当管盖受压后采集管上端直径大的部分易于与直径较小的管体脱离。所述的采集管的管体的底部设有十字槽,使采集管的底部薄弱,易于被钉状物刺破。上述专利其结构上通过管套将管盖和管体进行固定,而且管套通过螺纹与管体连接,其密封性能差,同时该采集试管的安全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样本收集管,该生物样本收集管采集标本简单、方便,同时密封性能好,具有极强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样本收集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与管盖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侧的管口上设有凸出于管体外表面的楔块,所述管盖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管体与管盖扣合时,限位块扣合在楔块的下缘上,所述的管盖为塑料制成。
所述的楔块从上至下逐渐增厚,其截面为三角形,楔块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的限位块的上表面为平面,管体与管盖扣合时,所述的两平面相互扣合。
所述的楔块的下表面外侧设有凸肋。
所述管体与管盖扣合时,所述限位块与凸肋成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管体外侧的管口上设有凸出于管体外表面的楔块,所述管盖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管体与管盖扣合时,限位块扣合在楔块的下缘上,所述的管盖为塑料制成,塑料制成的管盖具有较强的弹性,管盖在套入管体时,管体外表面的楔块使管盖逐渐张紧,扣合完成时管盖的内壁上的限位块与楔块紧扣,完成管盖的的封盖,其结构简单、密封性能较好,同时管盖不易脱落,防止样本的损失,提高了样本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楔块从上至下逐渐增厚,其截面为三角形,楔块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的限位块的上表面为平面,管体与管盖扣合时,所述的两平面相互扣合,管盖与管体扣合的紧密程度逐级增强,扣合省力,管盖与管体的连接通过两平面扣合,标本转动过程中,管盖不会脱落。
3、本实用新型楔块的下表面外侧设有凸肋,所述管体与管盖扣合时,所述限位块与凸肋成紧密配合。凸肋成为管体与管盖永不脱落的密封圈,其密封气密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管体,2、管盖,3、楔块,4、限位块,5、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样本收集管,包括管体1和管盖2,管体1用于收集生物样本(尤其是液态的生物样本),管盖2用于封盖管体1,将管盖2与管体的管口连接,防止生物样本的流失,即管体1与管盖2为相互扣合。为了增强生物样本收集装置的气密性和安全性,管盖2采用弹性较强的塑料制成,管体1可采用玻璃或透明塑料制作,在管体1外侧的管口上设有凸出于管体外表面的楔块3,楔块3作用是管盖2在扣合在管体1上时,能使管盖张开,在塑料弹性的作用下与管体1的外壁紧贴,同时为了防止管盖2与管体1扣合后,管盖2从管体1上脱落,在管盖2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4,在管体1与管盖2扣合好后,限位块4扣合在楔块3的下缘上,管盖2不但与管体1紧扣,而且不会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楔块3从上至下逐渐增厚,其截面为三角形(如图1所示),楔块3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的限位块4的上表面为平面,管体与管盖扣合时,所述的两平面相互扣合。楔块3从上至下逐渐增厚,其截面为三角形,管盖2与管体1扣合的紧密程度逐级增强,扣合省力,管盖与管体的连接通过两平面扣合,标本转动过程中,管盖不会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的楔块3的下表面外侧设有凸肋5,所述管体1与管盖2扣合时,所述限位块4与凸肋5成紧密配合。凸肋成为管体与管盖永不脱落的密封圈,其密封气密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3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