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136.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佩;胡刚;姜进京;王金昌;郁强;黄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32 | 分类号: | E05B8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一体 直连式 车门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门锁系统,包括门锁、内外开把手和与之连接的连杆或者拉索,这种结构对门锁系统的空间布置要求高,尤其要求门锁同时具有内开和外开功能,且传递过程中会产生行程和力的损失,系统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与外开把手直接相连,避免拉丝或连杆连接造成的能量损失,内外开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门锁功能,降低门锁系统空间布置要求,传动机构自身结构简单,功能可靠,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包括底板、转臂和连接铆轴,所述转臂的中部通过连接铆轴铰接在底板上,所述连接铆轴上设置有复位扭簧带动转臂复位;门锁开启臂通过解锁拉索连接在转臂上;所述转臂的一端设置有单向开口限位槽,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腰形孔;所述单向开口限位槽勾住外开把手的开锁摇臂,所述限位腰形孔内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内开拉索相连。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孔,所述外开把手通过把手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解锁拉索和内开拉索的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解锁拉索通过蝶形卡扣连接在转臂上。
所述底板与转臂之间设置有限位扣,限位扣使底板与转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所述单向开口限位槽为C形槽。
本实用新型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与外开把手直接相连,避免拉丝或连杆连接造成的能量损失,内外开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门锁功能,降低门锁系统空间布置要求,传动机构自身结构简单,功能可靠,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与把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转臂、3连接铆轴、4解锁拉索、5单向开口限位槽、6限位腰形孔、7外开把手、8限位滑块、9内开拉索、10把手安装孔、11蝶形卡扣、12限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内外开一体直连式车门锁传动机构,包括底板1、转臂2和连接铆轴3,所述转臂2的中部通过连接铆轴3铰接在底板1上,所述连接铆轴3上设置有复位扭簧带动转臂2复位;门锁开启臂通过解锁拉索4连接在转臂2上,转臂2转动拉动解锁拉索4实现门锁的开启;所述转臂2的一端设置有单向开口限位槽5,转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腰形孔6;所述单向开口限位槽5勾住外开把手7的开锁摇臂,所述限位腰形孔6内设置有限位滑块8,所述限位滑块8与内开拉索9相连;外开门时,拉动外开把手带动开锁摇臂,开锁摇臂被单向开口限位槽5勾住带动转臂2转动,可以实现门锁外开,此时另一端的限位滑块8在限位腰形孔6的空行程运动,对内开把手无影响;内开门时,拉动内开把手使内开拉索9带动转臂2转动,可以实现门锁内开,此时开锁摇臂从单向开口限位槽5的开口处脱开,对外开把手无影响;复位扭簧在内外开把手卸力后带动转臂2复位,预备下一次传动机构运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描述为,所述单向开口限位槽5为C形槽;为了降低空间布置要求,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孔10,所述外开把手7通过把手安装孔10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解锁拉索4和内开拉索9的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解锁拉索4通过蝶形卡扣11连接在转臂2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异响,所述底板1与转臂2之间设置有限位扣12,限位扣12使底板1与转臂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限位扣12有效限制底板1和转臂2的受力接触,实现机构平稳可靠传动,避免卡滞和异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卡车后箱盖二档锁止结构
- 下一篇:汽车背门锁扣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