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721.4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罗云芳;黄鸿锋;韦忠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22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放电 演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的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充放电电路是一种重要的动态电路,常用于方波振荡电路、波形变换电路和定时电路,是电路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电容的充放电电流比较小,或充放电速度比较快,电容充放电现象不易观察到。为了直观演示电容充放电现象,特别是演示充放电的电流变化规律,我们希望提供一种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用于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容充放电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用于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容充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其特征是:该电路包括RC充放电电路和压控电流源电路,其中所述RC充放电电路设有一个二选一开关SW1,开关SW1的两个选择端分别接+2.5V电源端和地端,开关SW1的公共端依次串接电容C1和电阻R1后接入地端,电容C1和电阻R1之间的连接线上还连接有一条电压输出线;所述压控电流源电路采用双运放芯片TL082提供运放U1,运放U1的3脚与所述RC充放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线相连接,8脚接+9V电源端,4脚接-9V电源端,NPN三级管Q1基极和发射极分别与PNP三级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相并联,并联的基极连接运放U1的1脚,并联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串接电阻R2后接入地端,另一路与运放U1的2脚相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9V电源端,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9V电源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个高输入阻抗的压控电流源,把RC充放电电路的电阻压降转变为电流输出,然后利用输出电流驱动LED灯,从而实现RC充放电电流到LED灯亮度的转变,因此可以由LED灯亮度变化演示RC充放电电流的变化。用本电路来进行教学演示,可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观测到电容充放电的电流变化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电容充放电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电容充放电演示电路包括RC充放电电路和压控电流源电路,其中所述RC充放电电路设有一个二选一开关SW1,开关SW1的两个选择端分别接+2.5V电源端和地端,开关SW1的公共端依次串接电容C1和电阻R1后接入地端,电容C1和电阻R1之间的连接线上还连接有一条电压输出线;所述压控电流源电路采用双运放芯片TL082提供运放U1,运放U1的3脚与所述RC充放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线相连接,8脚接+9V电源端,4脚接-9V电源端,NPN三级管Q1基极和发射极分别与PNP三级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相并联,并联的基极连接运放U1的1脚,并联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串接电阻R2后接入地端,另一路与运放U1的2脚相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9V电源端,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9V电源端。
本电路的发光二极管D1用于演示电容C1充电电流,发光二极管D2用于演示电容C1放电电流,二选一开关SW1用于控制电容C1的充电和放电。
当开关SW1接+2.5V电源端时,+2.5V电源对电容C1充电,充电电流由强变弱,电阻R1的压降正比于充电电流的变化,也由高变低,由最大值2.5V变为0V,变化时间正比于充电时间常数R1C1。在充电过程,运放U1的3脚正相输入端电压为电阻R1的压降,为正电压,运放U1、三极管Q1、电阻R2、发光二极管D1组成压控电流源,流经发光二极管D1的电流正比于运放U1的3脚正相输入端电压,因此也正比于电阻R1的压降,正比于电容C1充电电流。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D1由亮变暗直至熄灭的过程。
当开关SW1接地端时,电容C1经电阻R1放电,放电电流由强变弱,电阻R1的压降正比于放电电流的变化,也由高变低,由最大值2.5V变为0V,变化时间正比于充电时间常数R1C1。在放电过程,运放U1的3脚正相输入端电压为电阻R1的压降,为负电压,运放U1、三极管Q2、电阻R2、发光二极管D2组成压控电流源,流经发光二极管D2的电流正比于运放U1的3脚正相输入端电压,因此也正比于电阻R1的压降,正比于电容C1放电电流。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D2由亮变暗直至熄灭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苇浆滤纸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信息展示方法及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