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402.3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芬;苑鹏军;顼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芬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志民;董金国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展示 智能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物进行科学有效的发掘、整理和展示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物是不可再现的人类文化载体,十分珍贵,在向公众进行展示时,应当加以适当保护,如观众不得使用闪光灯对文物拍照,观众参观时应当与展出的文物保持适当距离。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大多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使用时或多或少都会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造成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和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文物展出区域常设有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文字或图形警示,但静态的文字或图形警示存在警示效果不突出的问题,容易被观众忽视。
为避免文物损坏,常在文物展柜周围设置警戒线以保证观众与展出的文物保持适当距离。静置的警戒线同样存在警示效果不突出的问题,容易被观众忽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光的改变以监控闪光灯的使用,实时监测人员越界行为,及时对违规使用闪光灯和越界行为进行语音报警,以语音警示的方式提醒观众文明参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文物展示区域边界上的越界检测单元、设置在文物展示区域内的环境光检测单元、控制器和语音警示单元。越界检测单元和环境光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接语音警示单元的输入端。
具体的,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包括无线收发器、服务器和远程终端。无线收发器的发射模块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无线收发器的接收模块接服务器的输入端,服务器与远程终端双向通信。
具体的,语音警示单元包括语音芯片U、扬声器Y、语音触发电路以及电源V。语音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语音触发电路的输出端接语音芯片U的输入端,语音芯片U的输出端接扬声器Y,电源V为语音芯片U、扬声器Y和语音触发电路供电。
具体的,越界检测单元为红外线反射型检测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环境光检测单元为环境光传感器。
具体的,远程终端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组建的文物展示智能防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光的改变以监控闪光灯的使用,实时监测人员越界行为,及时对违规使用闪光灯和越界行为进行语音报警,以语音警示的方式提醒观众文明参观。越界检测单元和/或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违规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触发语音警示单元播报语音警示音频。利用无线收发器、服务器和远程终端,文物展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接收违规使用闪光灯和越界报警信号,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劝导违规行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洁,适用于各类文物展出场合,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2为语音警示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语音触发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包括越界检测单元、环境光检测单元、控制器、语音警示单元、无线收发器、服务器和远程终端。越界检测单元设置在文物展示区域的边界上,环境光检测单元设置在文物展示区域内。越界检测单元和环境光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接语音警示单元的输入端,无线收发器的发射模块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无线收发器的接收模块接服务器的输入端,服务器与远程终端双向通信。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语音警示单元包括语音芯片U、扬声器Y、语音触发电路以及电源V。语音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语音触发电路的输出端接语音芯片U的输入端,语音芯片U的输出端接扬声器Y,电源V为语音芯片U、扬声器Y和语音触发电路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芬,未经王晓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