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传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207.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石震;效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传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传感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私人邮件、或者社交网络等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同时这些社会中的基本功能需要密码和数据加密来保障安全。而指纹作为生物学特征,由于具有唯一性而成为个人身份鉴定的有效手段。指纹识别用于身份鉴定的好处在于:使用方便;生物学特性难以复制,用于识别技术比较安全。指纹传感是形成指纹图像,指纹识别技术关键所在。
现有指纹传感技术中,指纹图像可以通过电容式芯片的传感电路实现,在芯片的传感电路上方会覆盖有指纹检测端,利用手指的纹谷和纹脊与指纹检测端之间形成的电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灰度值,形成指纹图像。
现有技术的指纹传感电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用户的手指需要接触加载驱动电压的电极,限制了指纹传感电路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没有实体按键的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扩大指纹传感电路的适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传感电路,所述指纹传感电路包括:
指纹检测电容,一端耦接手指;
检测电极,一端耦接所述指纹检测电容;
第一选择单元,适于选择性将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加载至所述检测电极;放大器;
第五开关,适于选择性将所述检测电极耦接至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第二选择单元,适于选择性将第三电压或第四电压输入至所述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为电平不同的驱动电压,所述驱动电压为内部驱动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为电平不同的内部参考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适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一电压加载至所述检测电极;所述第二开关适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二电压加载至所述检测电极;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适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三电压输入至所述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适于选择性将所述第四电压输入至所述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
可选的,第六开关,一端耦接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反馈电容,一端耦接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选择单元、所述第二选择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状态通过时序信号控制。
可选的,所述第四开关置为常闭,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置为常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置为常闭;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配置成交替闭合。
可选的,所述指纹传感电路配置成具备两种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开关置为常闭,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置为常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先闭合后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先断开后闭合;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置为常断,所述第三开关置为常闭,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先闭合后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先断开后闭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驱动电压分为至少两种电平信号的驱动电压,将内部参考电压分为至少两种电平信号的驱动电压,采用开关的方式选择性将驱动电压和内部参考电压接入指纹传感电路,从而使得指纹传感电路可提供至少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因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平台要求,增大了电路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等效指纹传感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一的时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一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二的时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二的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三的时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指纹传感电路工作模式三的一种等效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指纹传感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见光多摄像头移动支付身份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