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1440.0 | 申请日: | 201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8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骆昊;石世光;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指挥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指挥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群体活动的逐渐增多。人们在夜晚散步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在风景好较的地方往往聚集较多的人,热闹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发生群体踩踏事件时,如何高效、安全、快捷的完成指挥交通过程,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交通疏散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核心区域的人员离开,疏散者从活动场所步行到周围空旷地;第二阶段是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疏散,将疏散者运载到目的地。相对来说,第二阶段可采用技术的较多,城市交通领域的路径优化、车辆调度等很多成熟技术都可以直接应用,而第一阶段还缺少切实可用的技术。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的进行交通指挥,让大家井井有序离开事发地,防止发生群体踩踏或其他事故时,最大力度减少伤亡,成为了一种新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的进行交通指挥,让大家井井有序离开事发地,防止发生群体踩踏或其他事故时,最大力度减少伤亡,从而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指挥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向控制器供电的电源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摄像头、传感模块、指挥模块和报警器;所述指挥系统包括通信系统、接收系统和指引系统;
通信系统,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保证与控制系统的通信稳定可靠;
接收系统,通过通信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信息,掌握即时的现场信息;
指引系统,用于指引人员行动或做出相应的指引性方法,准确迅速的对现场进行指引。
进一步地,所述指引系统包括声音装置和照明装置,所述声音装置通过发出声音进行指引,所述照明装置通过发光进行指引。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系统对通信系统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行种类和等级的划定,向指引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系统为多通信系统,设有多种通信装置,所述多通信系统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保证通信的稳定可靠,以及随时启用其他通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指挥模块内置指挥指令,通过采集信息发出相对应的指挥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现场进行准确的采集信息,了解局势以及发出报警,一方面能够及时出警维持秩序,同时采用指引系统临时对现场进行秩序指引,避免出现大规模事故,能够有效降低由于人们的恐慌导致较大的混乱,减少混乱引起的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指引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指挥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向控制器供电的电源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摄像头、传感模块、指挥模块和报警器;所述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指挥模块内置指挥指令,通过采集信息发出相对应的指挥指令。所述指挥系统包括通信系统、接收系统和指引系统;
通信系统,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保证与控制系统的通信稳定可靠;所述通信系统为多通信系统,设有多种通信装置,所述多通信系统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保证通信的稳定可靠,以及随时启用其他通信装置。
接收系统,通过通信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信息,掌握即时的现场信息;所述接收系统对通信系统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行种类和等级的划定,向指引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1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电子站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远程抄表系统维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