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内科进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8046.1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永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内科 进针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中医内科进针器。
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中医内科医生在给患者进行针灸时,通常都是医护人员手持针柄,慢慢的向患者的皮肤上相应的位置扎刺,也就是说是通过手指来扶持针体,扎向皮肤,这样很不卫生,去找具体位置往往找的也并不准确,且拔针时通常也不稳定,从而,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患者进行针灸时,可以对扎针位置进行定位,操作安全卫生,拔针快速稳定的中医内科进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进针管和起针器,其特征是在进针管下侧设有定位固定连接器,定位固定连接器下侧设有伸缩定位架,伸缩定位架和定位固定连接器之间连接处设有定位固定把手,伸缩定位架下侧设有定位器,进针管下端设有进针稳定器,进针管上侧设有进针转换器,进针转换器通过转换连接转轴和进针管连接在一起,转换连接转轴前侧设有转轴固定卡扣,进针转换器左侧设有导针管,导针管右侧设有弹性按压管,弹性按压管内设有按压导杆,按压导杆下侧设有针体按压滑块,针体按压滑块通过导杆固定连接器和按压导杆固定在一起,针体按压滑块下侧设有针体防滑凹槽,按压导杆外侧设有按压复位弹簧,按压复位弹簧下侧通过下弹簧固定架和按压导杆连接在一起,按压复位弹簧上侧通过上弹簧固定架和弹性按压管连接在一起,按压导杆上侧设有深度滑动限位器,深度滑动限位器上侧设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通过手柄固定连接器和按压导杆固定在一起,起针器下侧设有弹性起针管,弹性起针管内设有起针复位弹簧,起针复位弹簧上侧设有弹性活动架,弹性活动架下侧设有弹性固定滑块,弹性活动架左侧设有起针操作手柄,弹性活动架上侧设有折叠起针架,折叠起针架通过折叠连接转轴和弹性活动架连接在一起,折叠连接转轴前侧设有转轴固定卡扣,折叠起针架上侧设有起针固定夹,起针固定夹通过夹体固定连接器和折叠起针架固定在一起,弹性起针管左侧设有起针闭锁器,起针闭锁器通过闭锁连接转轴和弹性起针管连接在一起,闭锁连接转轴下侧设有闭锁复位弹簧,起针闭锁器下侧设有按压闭锁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器下侧设有定位防滑垫。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导杆前侧设有深度刻度线。
作为优选,所述起针固定夹内设有针体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患者进行针灸时,扎针位置定位准确,操作安全卫生,拔针快速稳定,减轻了患者痛苦,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按压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针管,2、起针器,3、定位固定连接器,4、伸缩定位架,5、定位固定把手,6、定位器,7、进针稳定器,8、进针转换器,9、转换连接转轴,10、转轴固定卡扣,11、导针管,12、弹性按压管,13、按压导杆,14、针体按压滑块,15、导杆固定连接器,16、针体防滑凹槽,17、按压复位弹簧,18、下弹簧固定架,19、上弹簧固定架,20、深度滑动限位器,21、按压手柄,22、手柄固定连接器,23、弹性起针管,24、起针复位弹簧,25、弹性活动架,26、弹性固定滑块,27、起针操作手柄,28、折叠起针架,29、折叠连接转轴,30、转轴固定卡扣,31、起针固定夹,32、夹体固定连接器,33、起针闭锁器,34、闭锁连接转轴,35、闭锁复位弹簧,36、按压闭锁手柄,37、定位防滑垫,38、深度刻度线,39、针体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永常,未经马永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