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平台及其四立柱导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138.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曦;黄跃申;扶新立;贾志成;顾国明;刘明亮;刘冬华;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2 | 分类号: | E04G1/22;E04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平台 及其 立柱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升降平台及其四立柱导轨架。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施工平台(简称升降平台)是一种大型自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用于高空工程施工,解决传统脚手架存在着的使用材料多、搭设时间长、操作平台高度不便于施工操作、施工材料不便于传送、安全施工隐患多等诸多问题,尤其适合于建筑物外墙装饰装修作业。其中,导轨架是施工平台垂直运行的枢纽装置,也是重要的传导力的装置,通常有三角形和四边形两种横截面型式。相对于三角形截面导轨架,四边形导轨架整体稳定性更好,而传统的四边形横截面平台中,机位完全附着在导架外侧,仅仅靠导架单侧承受全部的水平及竖向荷载,导致导架立柱受力不均匀,不能充分发挥导架作用;同时由于导架占位,不可避免的使施工平台据作业墙面距离较远,产生较大的施工间隙。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实现导架整体受力,使施工平台受力更加稳定合理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升降平台及其四立柱导轨架存在着的受力不合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及其四立柱导轨架,结构简单、受力传力体系明确、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安装、操作、维护和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可实现导轨架整体受力,使得升降平台受力更加稳定合理,并能够有效减小施工平台与作业墙面的距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包括若干首尾连接的标准节,每个标准节包括两根后立柱、两根前立柱以及若干横梁组,所述两根后立柱、两根前立柱通过所述若干横梁组连接组成一个方框结构,所述若干横梁组沿着所述前、后立柱的纵向间隔设置,每个横梁组包括连接于两根后立柱之间的后横梁、连接于对应的前、后立柱之间的两根侧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两根侧横梁上靠近前立柱处的前横梁。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还包括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各横梁组的后横梁上,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前、后立柱相平行。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所述若干横梁组的数量为三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后立柱的顶部、底部以及中部。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还包括若干斜撑,所述斜撑交叉设置于相邻横梁组的对应横梁之间。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所述前、后立柱均采用Ф76×4.5镀锌钢管,单位为毫米。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所述前横梁采用∠75×50×6角钢,所述后横梁以及侧横梁均采用∠50×50×6等边角钢,单位均为毫米。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中,所述斜撑采用Ф21.3×2.8镀锌钢管,单位为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一带反扣轮的动力上置式机位架以及如上所述的升降平台四立柱导轨架,所述带反扣轮的动力上置式机位架包括一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两侧用于连接平台架的平台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供电动机横向安装的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位于所述平台架的平台面上面,所述框体的前侧面开口设置,所述框体的顶部与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对相垂直的顶推轮,所述框体的顶部的前侧两个角还分别设有一反扣轮,所述反扣轮与所述一对相垂直的顶推轮中的一个顶推轮相对设置。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中,所述框体包括两根前立杆、两根后立杆以及沿着所述前、后立杆的纵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横梁组,所述两根前立杆、两根后立杆通过所述若干横梁组连接组成一个截面呈“U”型的方框结构,每个横梁组包括连接于对应的前、后立杆之间的两根侧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两根侧横梁上后立杆处的后横梁,所述若干横梁组的数量为三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底部以及中部。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中,所述用于连接平台架的平台接头包括平台上接头与平台下接头,位于所述框体的中部、底部的所述横梁组上分别设置所述平台上接头与平台下接头,所述平台架的平台面与所述位于所述框体的中部的所述横梁组的上表面相对应。
可选的,在上述的升降平台中,所述位于所述框体的中部、底部的所述横梁组中的所述侧横梁分别向后侧延伸一定距离并由一连接横梁连接。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