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046.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0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索;何璞;孙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莲子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喜旱莲子草,属苋科莲子属。是多年生水陆两栖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阿根廷北部的巴拉那河冲积平原和附近地区,经人为和自然扩散、蔓延,目前已经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并广泛归化。喜旱莲子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对光、温度、水分、养分、盐度、重金属、除草剂等都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广泛的生态、生理适应性使得喜旱莲子草成为外来恶性入侵杂草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16种重要入侵物种中,喜旱莲子草名列前三甲。
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为喜旱莲子草入侵的严重威胁区。人类的生产活动、水质生态的变化也为喜旱莲子草在我国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如跨区域调水工程等将不同的区域、生境连接起来,这为动植物尤其是外来入侵物种的转移、扩散提供了快速方便的通道;喜旱莲子草的入侵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引起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乃至消失,威胁环境,经济代价是对农、林、牧渔等产业产生影响。
因此,需针对喜旱莲子草的各种生理特性及生长繁殖做培养实验,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创造一定条件,采用有一定生态、经济价值的本土植物替代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逐步、循序渐进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建立起良性演替的生态群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用于进行喜旱莲子草与本土植物的对比实验,达到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继续蔓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上设有若干个贯通的栽植孔,且顶盖与底座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容纳培养液的空腔,空腔内设有用于将空腔划分为独立空间的隔板,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加料口,栽植孔内设有用于支撑莲子草的支撑部。
优化的,底座的开口上设有环凹缘,刚好与顶盖的环凸缘契合连接;环凹缘与环凸缘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垫。
优化的,加料口上设有密封垫;支撑部上设有密封垫;隔板的边缘设有密封胶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栽植孔和将空腔均匀划分的隔板,能做多组关于喜旱莲子草和本土植物的对照实验,从而达到了解喜旱莲子草的目的,进一步控制喜旱莲子草的蔓延。
2、栽植孔内的支撑部能对所栽植的喜旱莲子草与本土植物形成稳固的支撑,以避免其落入容纳培养液的空腔,因此存活率高;底座上的加料口方便添加或者流出培养液,因此具有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顶盖下端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顶盖;2、空腔;3、底座;4、栽植孔;5、加料口;6、隔板;7、顶盖下端面;8、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喜旱莲子草的培养装置,包括顶盖1和底座3;顶盖1上设有若干个贯通的栽植孔4,且顶盖1与底座3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容纳培养液的空腔2,空腔2内设有用于将空腔划分为独立空间的隔板6,底座3的外壁上设有加料口5,栽植孔4内设有用于支撑莲子草的支撑部8。
本实验新型的优化实施例,底座3的开口上设有环凹缘,刚好与顶盖的环凸缘契合连接,环凹缘与环凸缘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垫;加料口5和支撑部8上设有密封垫。
顶盖1与底座3连接,空腔2则形成密闭的培养空间;顶盖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栽植喜旱莲子草和本土植物的栽植孔4,且栽植孔4贯通了顶盖1,栽植孔4的下端设有支撑部8,用于支撑固定植物,避免其落入下方的空腔2内,因此成活率较高,并且有效防止了对培养液的污染;顶盖1的下端面7内嵌在空腔2的上方,隔板6将空腔2划分为若干独立空间,并且隔板6的边缘都设有密封胶垫,形成同样大小且相互不影响的多个培养空间;底座3的外壁上开凿有用于添加或者流出培养液的加料口5,不仅添加或流出方便,在清洗该培养装置时,还很便利。
由于有多个栽植孔4,因此可以做多组对照实验,在认为的干预下,形成喜旱莲子草需要的培养环境,观察喜旱莲子草的生理特性,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栽植本土植物,形成对照组;而且可同时栽植并观察水生和土生的喜旱莲子草,深入了解其特性,从而达到控制喜旱莲子草蔓延的目的。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