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8991.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1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方翌啸;陈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光 延时 节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源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楼房的夜间楼道灯多采用声光双控电灯作为照明源。声光双控节能灯作为节能的电路设计早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但大部分采用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作为光源,且延时时间固定。原来设计的电路随着电路元件的老化,对声音的强度要求也会变化,稳定性下降。如果采用更小功率的节能灯,并加入可调的控制元件,便可以解决声光双控电路功耗大,稳定性不足,延时时间不可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
一种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包括控制部分、电源部分以及受控部分;
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声控部分、光控部分、延时部分和逻辑关系电路;逻辑关系电路位于声控部分与光控部分电路之间,
电源部分为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供电,控制部分控制受控部分。
所述的声控部分,由三极管VT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驻极体话筒MIC组成,电阻R1和驻极体话筒MIC串联,驻极体话筒MIC的电压信号经电容C1输入到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3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
所述的光控部分,由电位器RX1、电阻R4、光敏电阻RG1串联组成;
所述的延时部分,由电阻R8、电容C2并联组成。
所述的逻辑关系电路,包括电位比较器U1A、晶体二极管VD1、电位比较器U1B、晶体二极管VD2、晶体二极管VD3、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电阻R9、上拉电阻R7、电阻R5、电阻R6;
电位比较器U1A串联晶体二极管VD1,电位比较器U1B串联晶体二极管VD2,晶体二极管VD2串联晶体二极管VD3后接电压比较器U2A和U2B,在电压比较器U2B后串联电阻R9,电阻R9与晶闸管的门极相接,电源通过上拉电阻R7接到晶体二极管VD1和晶体二极管VD2,电阻R5和电阻R6接电压比较器U1A和U1B的输出端。
所述的电源部分,由220V交流电压接入整流桥B1后输出直流脉动电压,电阻R10与控制电路串联,稳压二极管VD4和电容C3与控制电路并联,为控制部分提供直流电压。
所述的受控部分是节能电灯L1。
VD1-VD3是IN4007,VD4是1N4742A(12V),VT1是9013,VS是MCR100-8;R1是22kΩ,R2是5.1MΩ,R3是43kΩ,R4是1MΩ,R5是1kΩ,R6是1kΩ,R7是100kΩ,R8是1MΩ,R9是100Ω,R10是51kΩ(全部是1/8碳膜电阻);C1是瓷介电容223(22nF),C2是电解电容10uF,C3是220uF;MIC是驻极体电容话筒;RG是光敏电阻;U1-U2是LM35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电路结构简洁,设计科学、合理,稳定性高,延时时间两种方式可调。2.在控制部分电路中,由电压比较器代替与非门来控制高低电平,跳变电位可自由设定,并且更加稳定,输出电阻大,不存在灌、拉电流对电路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理框图
图2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声光双控延时节能电路包括控制部分、电源部分以及受控部分;
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声控部分、光控部分、延时部分和逻辑关系电路;逻辑关系电路位于声控部分与光控部分电路之间,
电源部分为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供电,控制部分控制受控部分。
所述的声控部分,由三极管VT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驻极体话筒MIC组成,电阻R1和驻极体话筒MIC串联,驻极体话筒MIC的电压信号经电容C1输入到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3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
所述的光控部分,由电位器RX1、电阻R4、光敏电阻RG1串联组成;
所述的延时部分,由电阻R8、电容C2并联组成。
所述的逻辑关系电路,包括电位比较器U1A、晶体二极管VD1、电位比较器U1B、晶体二极管VD2、晶体二极管VD3、电压比较器U2A、电压比较器U2B、电阻R9、上拉电阻R7、电阻R5、电阻R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8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