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涂布线热风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7335.1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得;占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卓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00 | 分类号: | F26B13/00;F26B23/1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布线 热风 烘干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的涂布线热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涂布线的加热方式会牵涉到薄膜材料表面的均匀性及一致性,这些外观疵点直接关系到超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如膜材料的收缩、起皱、波纹等;传统的热风加热循环方式一般采用侧面吹风,这种加热方式对厚些的材料来说没什么影响,因厚材料可以承受比较大些的张力,而且材料收缩不明显,对超薄材料来说,一点点微小张力的变化都会干扰到材料的正常行走,起皱,收缩等问题也将接踵而至,所以加热对于比较微小的超薄材料使之与厚膜达到一样的出厂品质一直是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薄膜加热容易引起起皱、收缩等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循环方式,比传统的加热方式更为温和,采用热辐射和微风(风压在10pa)循环相结合,一方面膜运行过程中抖动小,且干燥效率高,同时膜材料表面热风吹拂压力均衡,且干燥效率高,次品率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薄膜上方设置一个加热室,在薄膜下方设置一个热油管,加热室和热油管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加热室上设有一个循环泵,用于使加热室和下方热油管之间的热量循环交换,所述加热室朝薄膜方向设有两个热出风口,用于对薄膜上方的微风吹佛,所述薄膜下方热油管与薄膜之间还设有一导热隔板,作用将下方热油管所发出的热量辐射到导热隔板,再通过导热隔板辐射到膜材料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方的热微风吹佛配合导热隔板和膜之间的间隙尽量小的特点,这样更便于热量传输效率,同时又能达到不伤薄膜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室,2.盘旋热油管,3.封闭热油管,4.加热室微风出口,5.薄膜,6.循环泵,7.导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薄膜(5)上方设置一个加热室(1),加热室(1)用于加热整个装置,薄膜(5)下方设置一个导热隔板(7),导热隔板(7)下方设置一个盘旋热油管(2),加热室(1)与盘旋热油管(2)之间用封闭热油管(3)连接,加热室(1)中设置一个循环泵(6),用于加热室(1)和盘旋热油管(2)之间的热量循环交换,加热室(1)下方还设置两个加热室微风出口(4),部分加热室(1)微风从这两个加热室微风出口(4)排出,用于对薄膜(5)上方的微风吹佛,盘旋热油管(2)发出的热量通过辐射到导热隔板(7),再由导热隔板(7)辐射到薄膜(5)下方,做到热辐射和微风循环相结合的加热装置,不仅可以达到烘干效果,还可以达到不伤薄膜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卓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卓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7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光镜用输出齿轮
- 下一篇:电梯牵引机用抗拉性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