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179.X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向祖权;靳超;郭纯轩;党之凡;马文彬;刘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船体 结构件 安装 完整性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是依靠工人的观察进行判断。现场工人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需要安装的结构件并进行有序安装,结构件安装完成后由检验人员进行检测,检验人员通过对结构件的观察来判断船体结构是否完整,确认安装完整的,则进入下个工位,确认不完整的,则对结构件进行补装。
由于船体结构复杂,结构件众多,若仅仅依靠工人进行检测,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难免会出现漏检的现象,而结构件的漏装将会直接影响到船舶今后的安全行驶。基于此,为确保船体结构件安装的完整性,需要一套能够协助工人进行检测的高精度的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系统,它能够协助工人进行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船体分段、手持式RFID读写器、信息机和终端,每个所述船体分段均包括多个船体结构件,每个所述船体结构件的非安装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RFID电子标签,所述手持式RFID读写器与所有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无线连接,所述信息机与手持式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终端与信息机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终端内设有报警器。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RFID电子标签为可充电、抗金属的RFID有源电子标签。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一塑料箱体内,所述塑料箱体通过粘合剂粘贴于船体结构件表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包括船底纵桁、船底纵骨、实肋板、补板、肘板、肋骨、甲板横梁和甲板纵桁的船体结构件的非安装表面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终端包括分段结构件安装检测模块、全船结构件安装检测模块、漏装报错模块以及信息查询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系统通过在每个船舶结构件的非安装表面上设置RFID电子标签,当某船体分段装配完成之后,工人利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采集该船舶分段中所有结构件上RFID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获取其包含的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信息机发送给终端,管理人员根据终端读取的信息进行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件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塑料箱体与船体结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船体分段、2-船体结构件、3-RFID电子标签、4-RFID读写器、5-信息机、6-终端、7-塑料箱体、8-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体结构件安装完整性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船体分段1、手持式RFID读写器4、信息机5和终端6,每个船体分段1均包括多个船体结构件2,每个船体结构件2的非安装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RFID电子标签3,手持式RFID读写器4与所有RFID电子标签3通过无线连接,信息机5与手持式RFID读写器4通过无线连接,终端6与信息机5通过无线连接,终端6内设有报警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RFID电子标签为可充电、抗金属的RFID有源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上设有充电口8。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RFID电子标签3设置于一塑料箱体7内,塑料箱体7通过粘合剂粘贴于船体结构件2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包括船底纵桁、船底纵骨、实肋板、补板、肘板、肋骨、甲板横梁和甲板纵桁的船体结构件的非安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