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机控制开合模顺序的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452.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龚青瑞;龚章军;桂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开合模 顺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扣机控制开合模顺序的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塑料注塑模具需要做多个抽芯机构,产品有需要前后模抽芯的结构,传统做法是用油缸带动滑块抽芯,对于一些较小产品,模具本身不太大,如果用油缸抽芯的话,占用模具空间大,而且油缸比较贵,这样加大了模具成本,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也是一个问题,同时采用油缸抽芯会带来很大的油污污染,给生产环境和工人作业带来诸多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扣机控制开合模顺序的抽芯机构,运用机械式的弹开形式来实现行位抽芯,可以节省油缸以及油缸机构所必需具备有的限位定距、信号感应控制和识别、反铲机构等,简化了机构,大力节约成本,同时省去油缸的维护保养,而且可以避免污染,净化环境,干净整洁,利于工人作业,机械式的机构还可以方便后期的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扣机控制开合模顺序的抽芯机构,包括前模面板、前模A板、后模B板、后模支撑固定板、底座,所述前模面板的下部与前模A板的上部相连接,且前模面板内设置有第一斜顶座;所述前模A板的下部与后模B板的上部相连接,且前模A板内设置有第一斜顶,所述第一斜顶的顶端连接于第一斜顶座内;所述后模B板的下部与后模支撑固定板的上部相连接,且后模B板内设置有第二斜顶,所述第二斜顶的顶端与第一斜顶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后模支撑固定板的下部与底座的上部相连接,且后模支撑固定板内设置有第二斜顶座,所述第二斜顶座与第二斜顶的底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模A板与后模B板通过模胚开闭器扣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顶连接第一斜顶座的端部设置有镶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顶座与第二斜顶座均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第一斜顶与第二斜顶连接端均设置有与T型滑槽相匹配的T型滑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模A板、后模B板与后模支撑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扣机机构、第二扣机机构、第三扣机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机机构包括第一扣机与第二扣机,所述第二扣机机构包括第三扣机与第四扣机,所述第三扣机机构包括第五扣机与第六扣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运用机械式的弹开形式来实现行位抽芯,可以节省油缸以及油缸机构所必需具备有的限位定距、信号感应控制和识别、反铲机构等,简化了机构,大力节约成本,同时省去油缸的维护保养,而且可以避免污染,净化环境,干净整洁,利于工人作业,机械式的机构还可以方便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斜顶座与斜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扣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二扣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三扣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模具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压伺服的非球面砂带研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