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746.3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构件 切口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结构中,舱壁板、平台板、甲板板、船壳板等等,都需要用构件进行加强和支撑。参阅图1-1至图1-4所示,当较小的第二船舶构件2在贯穿较大的第一船舶构件1或板材时,需要在较大的第一船舶构件1或板材上设置贯穿孔,用于较小的第二船舶构件2通过,这种贯穿孔称为相贯切口3,专业标准是CB*3182-83。
参阅图2-1至图2-4以及图2-11所示,当船舶构件或板材所支撑的结构承受较大载荷时,船舶构件的相贯切口3需要用一块小板进行补偿加强,这块小板的专业名称是补板4,专业标准是CB*3182-83。
在船舶中,如果舱室是用于装载液体的,为了保证空气与液体的流通,在舱室内部的构件和板材上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通孔5。当通孔位于舱室的顶部时,通孔的名称叫透气孔;当通孔位于舱室的侧壁或底部时,通孔的名称叫流水孔。构件的相贯切口3能作为透气孔,也作为流水孔。然而当相贯切口3需要用补板4加强时,就不能作为透气孔或流水孔。
参阅图3-1至图3-4所示,当构件的相贯切口3需要用补板4进行加强,同时该区域的构件还需要设置透气孔或流水孔时,现在的常规方法是:在相贯切口附近,在相贯切口所在的构件或板材上设置通孔5,并且通孔5满足透气孔或流水孔的要求,该方法的缺点是:补板和通孔是分开的,需要两道工序才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补板,所述补板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连接,所述补板对应覆盖所述相贯切口的板体上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设于补板与第二船舶构件连接侧的开口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椭圆孔、腰圆孔或不规则孔形。
优选地,第一船舶构件和第二船舶构件为型材或板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构件上不用设置通孔了,从而减少了生产通孔的一道工序。而补板上的通孔是开放的,与补板的轮廓线连成一体,能够一次性加工成型,大幅降低了工厂的施工工作量,具备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2)对于某些船舶,通孔的边缘是要求打磨光滑的。由于补板的体积与重量均比构件要小的多,降低了打磨工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4显示为相贯切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1至图2-4显示为现有技术中补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11显示为图2-1的剖视图;
图3-1至图3-4显示为现有技术中通孔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第一船舶构件
2第二船舶构件
3相贯切口
4补板
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构件相贯切口的补板结构,第一船舶构件1上用于贯穿第二船舶构件2的贯穿孔构成相贯切口3,相贯切口上设有部分覆盖相贯切口3的补板4,补板4分别与第一船舶构件1和第二船舶构件2连接,补板4对应覆盖相贯切口3的板体上设有通孔5。通孔5优选为圆形孔、椭圆孔、腰圆孔或不规则孔形,满足透气孔或流水孔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