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与可调整硬度的球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0966.2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炜翔;辛海东;周翠英;凌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3/10 | 分类号: | A63B53/10;A63B10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化帅 |
地址: | 中国台湾屏东***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种 硬度 球杆 可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球杆及杆身,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与可调整硬度的球杆。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高尔夫球杆的杆身,大部分由碳布制作而成,因此杆身都只有一种硬度规格,而现有的高尔夫球杆依据杆身的硬度规格分类,硬度由低至高通常分为L型(Lady)、A型(Amature)、R型(Regular)、SR型(StiffRegular)、S型(Stiff)、SX型(StiffExtra)及X型(Extra)。
用户通常依据自己的挥杆速度来选用合适硬度规格的杆身,例如挥杆速度约在45m/s时,使用者通常选用S型的球杆。然而,惯用S型球杆的使用者一般不会只使用该种硬度规格的球杆进行挥杆击球,会视击球策略而选择不同硬度的球杆,例如要击出高弹道的球时,则一般会使用硬度低于S型的SR型球杆,而若是要击出距离较远的球时,则会使用惯用硬度的S型球杆或是比惯用硬度再高的SX型或X型球杆来击球。
因此,大部分使用者都准备不同硬度的球杆,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一来所支出的球杆成本必定相当可观。
有鉴于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与可调整硬度的球杆,能够一杆多用,用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通过复数组不同刚性的材料对称组成该球杆杆身,达到一杆多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硬度的球杆,可适时地调整该球头的位置,以选择不同硬度的球杆杆身进行打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包含:
一径向截面;及
复数组不同硬度的材料,每一组材料皆具有相同硬度的两材料并绕着该径向截面的一中心参考轴而对称排列。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材料为碳纤布。
进一步地,其中该径向截面为一圆截面,各组材料绕着该中心参考轴而圆对称排列。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组材料等分该径向截面。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组材料占该径向截面的n分之一等份,该n不小于2,且该n为整数。
进一步地,其中相邻两组的材料具有不同硬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硬度以该球杆杆身的一振荡频率为参考指针。
进一步地,其中:
该球杆杆身的一前端的一外径大于该球杆杆身的一后端的一外径;
该前端的一内径大于该后端的一内径;以及
该前端的外径与内径之间的球杆杆身厚度小于该后端的外径与内径之间的球杆杆身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调整硬度的球杆,包含:
一球杆杆身,包含:
一径向截面;及
复数组不同硬度的材料,每一组材料皆具有相同硬度的两材料并绕着该径向截面的一中心参考轴而对称排列;
一转接组件,包含:
一前段部,包含一第一定位孔,用以供该球杆杆身的一后端插掣固定;及
一后段部,包含该第一定位孔及复数个突部,各该突部为间隔设置;以及
一球头,包含一颈套,用以容置该转接组件的该后段部,其中该颈套包含间隔设置的复数个凹部,使各该突部可相对嵌入各该凹部。
进一步地,其中:
该后段部包含:
一第一后段部,包含一第二定位孔;
一第二后段部,包含该第一定位孔;及
一第三后段部,包含该第一定位孔,且该第三后段部的外壁设置各该突部;以及
该颈套包含:
一前颈部,包含:
一第一空间,用以容置该第一后段部;
一第二空间,用以容置该第二后段部;及
一第三空间,用以容置该第三后段部,且各该凹部对应该第三空间,使该第三后段部的各该突部相对嵌入各该凹部;
一后颈部,包含一穿孔;
一隔件,用以区隔该前颈部与该后颈部,该隔件包含一通孔,用以连通该前颈部及该后颈部,且该通孔对应该后颈部的穿孔;以及
一固定组件,用以穿设该穿孔及该通孔,并与该第一后段部的该第二定位孔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该球杆包含该球杆杆身、一转接组件及一球头,通过调整该球头相对该球杆杆身的位置,以选择不同硬度的球杆杆身进行打击,达到一杆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多种硬度的球杆杆身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的一态样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杆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田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0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