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灌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5552.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5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常兰州;李顺灵;申建民;王铮;常东涛;董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20;B65B43/26;B65B43/54;B65B61/24;B65B51/07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灌包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灌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灌包系统中的供袋工艺需要一个或多个人在自动线的吸袋工位提供包装袋,当吸袋工位的包装袋用完后,将包装机组停止,利用人工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批包装袋放入吸袋工位,每次吸袋工位包装袋用完都需要停止包装机组进行重新放袋,这种供袋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还需要专职人员看守吸袋工位包装袋供应情况,避免包装袋用完包装机组空运行,造成资源浪费。现有的灌包机组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尤其是在自动取袋开口时,会遇到因包装袋袋口粘连过牢而导致灌包机组自动开口失败,现有技术此时只能通过工作人员将袋口粘连过牢的包装袋移开,因此灌包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就需要有人看管,避免自动取袋开口失败影响整个机组工作,例如,当包装机组自动开袋失败时,包装机组将重复开袋,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灌包机组往复开启袋子仍无法将其打开,则动作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工作人员将袋口粘连过牢的包装袋移开为止,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灌包时,一般采用吸袋装置从供袋平台上吸取包装袋,而包装袋之间往往会产生静电,导致包装袋之间会产生吸力,给包装袋的吸取动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很容易造成吸袋失败的问题,虽然大多数吸袋装置设有排出吸袋失败包装袋的部件,但是吸袋失败往往会破坏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若采用人工分离,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连续化生产的需要;现有的包装袋分离装置大多设计复杂且部件多,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分离部件设计不合理,生产连续性差。
自动灌包时,对包装袋形态的要求特别高,包装袋的形态会直接影响到缝包的质量,由于下料时物料对包装袋的冲击力较大,而国内的企业大多采用质量较差的包装袋进行灌包生产,包装袋容易变形,因此需要有整形机构对包装袋进行固定整形,而现有的包装袋整形机构设计复杂,且整形效果不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灌包结束后,通常需要通过同步输送带传输到缝制环节进行缝制。由于装入物料后,袋体一般比较沉重,将其输送到同步输送带上如果仅通过人力进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将袋体导入到同步输送带的方法为:用机械手将袋体送入同步输送带,在此环节中没有进行袋体的整理,在缝制的时候再用收口装置对袋体进行整理,该过程比较繁杂,涉及的设备比较大,成本比较大。同时包装袋进行灌装后由于物料的填充导致包装袋的外形尺寸发生变化,包装袋的高度随之变化,在进入下一工序时需要调整包装袋的高度以顺利进行下一工序,因此需要一种补偿系统对包装袋的高度进行补偿同时将包装袋输送至下道工序,即是补偿输送机。现有的输送机大多只能对灌包后的包装袋进行简单的输送,并不能根据包装袋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即使设置了升降气缸对皮带机的高度调整,也不能升降灵敏,导致灌装后的包装袋不能顺利进行下一工序,容易造成生产事故,浪费资源,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包装袋自动缝包系统在食品行业和工业生产行业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经过装袋、传输和缝包可以将物料自动装入包装袋中,并进行包装袋的缝制,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在缝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断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包装袋不能被完整地缝制,会在后期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物料倾洒的现象,给工厂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解决缝包过程中断线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研制出了断线检测装置,在缝包机上安装检测轮,将缝包线在检测轮上饶一下,随后在检测轮上安装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检测到有线绕在检测轮上时,则正常工作,当检测到检测轮上没有线时,此时出现了断线的问题,则会发出提示信号;工作人员对缝包机进行操作,然后再将该包装袋重新缝制。这一过程中工人需要立刻进行操作,否则就会出现包装袋被运输到堆放平台处,造成物料倾洒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灌包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5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