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葫芦缺相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10353.0 | 申请日: | 2015-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平;马超;张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9/16 | 分类号: | G01R29/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葫芦报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葫芦缺相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或是正常投产运行后,电葫芦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电葫芦不能正常使用,影响生产。由于电葫芦所处的位置高,环境恶劣,所以维修起来极为不方便,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因为电源缺相,这就给维护人员带来很多没必要的麻烦。现在的电葫芦电源多采用拖缆和滑线两种,滑线上的电源指示只能看出滑线上三相电源是否缺相,而从滑块(集电器)到电源箱这段并没有检测到,而电葫芦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滑块与滑线之间接触不好,导致电源缺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保护电机,又能减少了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范围的电葫芦缺相自动报警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葫芦缺相报警器,包括三相电源A相、B相和C相,所述A相与B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1线圈,所述继电器KA1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C、继电器KA2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3的常闭开关;所述B相和C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2线圈,所述继电器KA2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A、继电器KA1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3的常闭开关;所述A相和C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3线圈,所述继电器KA3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B、继电器KA1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2的常闭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电葫芦三相电源的A相和B相、B相和C相、A相和C相之间分别并了三个继电器KA1、KA2和KA3,当电源的某一相缺相时,对应的蜂鸣器就会自动报警,能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对电机是一种保护,也大大减少了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注:KA1、KA2和KA3为继电器;LA、LB和LC为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葫芦缺相报警器,包括三相电源A相、B相和C相,所述A相与B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1线圈,所述继电器KA1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C、继电器KA2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3的常闭开关;所述B相和C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2线圈,所述继电器KA2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A、继电器KA1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3的常闭开关;所述A相和C相之间连接有继电器KA3线圈,所述继电器KA3线圈的两端并联连接有依次串联连接的蜂鸣器LB、继电器KA1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A2的常闭开关。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电葫芦的三相电源进行检测,首先,将三个蜂鸣器A、B、C置于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的位置,以便蜂鸣器报警时可及时获得警告;其次,在三相电源A相和B相、B相和C相、A相和C相之间分别并了三个继电器KA1、KA2和KA3:当A相缺相时继电器KA1和KA3失电,只有继电器KA2得电,此时,继电器KA1和KA3的常闭开关闭合,蜂鸣器LA得电报警;当B相缺相时继电器KA1和KA2失电,只有继电器KA3得电,此时,继电器KA1和KA2的常闭开关闭合,蜂鸣器LB得电报警;当C相缺相时继电器KA2和KA3失电,只有继电器KA1得电,此时,继电器KA2和KA3的常闭开关闭合,蜂鸣器LC得电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